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在自家楼顶利用太阳能发电,赵春江是全中国第一个“吃螃蟹者”。作为一名太阳能技术专家,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想通过实践,探索适用于家庭的绿色发电模式。
经过7年,他的探索已从“家庭光伏电厂”深入到“光伏微电网”。这将是一个新的能源生态系统。赵春江认为,现在的家电、电源设备、电路,都是为了适应现有供电模式而设计的,而未来的电器,乃至建筑,都将围绕“光伏微电网”的特点来发展。
在松江的一栋别墅里,赵春江正在搭建他的光伏微电网。
对付“毛刺”电
松江的一栋别墅门前,挂着“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实习基地”的牌子,那就是赵春江去年才搬来的新家。这栋别墅的原住户恰好是环保主义者,听说赵春江买房是为了搞绿电研究,还给了他一些优惠。
跟随赵春江爬上楼顶的晒台,记者看到楼顶朝南的一面屋顶斜坡,覆盖上了46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次,他选用了单晶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比在山花路所建电站的多晶硅光伏发电板效率更高,达到16%。这个屋顶的发电功率有3.7千瓦,从去年6月运行至今,已发电3800多度。
顶楼的一间小阁楼,是“光伏微电网”的总控室,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它与“家庭光伏电厂”的区别:除了一个将太阳能所发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电表和空气开关外,还多了超级电容、锂离子蓄电池,以及一个小风扇。这主要为了对付“毛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