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年他思考最深入的,却是将认识从“家庭光伏电厂”向“光伏微电网”转变。他解释,靠国家电网供电,已经形成一种稳定的电力生态系统,各种建筑设计、室内装潢,乃至电器设备的设计,都围绕这种供电方式来展开。而“光伏微电网”却可能需要形成一种新的电力生态。
他举例,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如何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使之更实用、美观,这需要建筑设计院、建材企业一起参与;室内电路铺设时,可否考虑分两种电路,一种为电脑、电视机等供电,因为电压变化会影响它们的正常使用,另一种为电饭煲、冰箱等对电压不敏感的电器供电;微电网总控装置能否做成如一个热水器大小的箱子,成为家庭摆设中和谐的一员……
“未来,或许我们的家电设备都可能重新设计,使它能够适应"光伏微电网"不太稳定的电能。”赵春江说,这或许需要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为即使上海(楼盘)存在50万个家用光伏系统,对现有电网也不会有影响。“超过100万户,影响才会开始。”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未来的那一刻,提供更多科研依据,为社会平稳过渡到能源新生态,作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