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行政审批放权背后的“稳增长”信号(4)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新闻网 法制日报    2013/5/16 13:19:22  我要投稿  

行政审批制度被视为改革的突破口。由于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也备受关注。

“自己注册一家公司,才知道办事有多难。”卢小姐对记者表示,与低效相比,审批流程中的权力寻租往往更让人无奈,“比如,一台指定购买的税控专用机价格是市场同类产品的3倍。”她认为,一些审批事项的取消,有利于斩断这些伸向企业的手。

周德文表示,利润下滑是近年来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为企业减负已经成为攸关生死的问题,“举个例子,企业每年都要完成各个部门的年检,一家百万规模的企业一个部门的年检费用可能就要几千元。”周德文表示,“放水养鱼”,给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生存环境才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此外,他表示,简政放权动真格的,也可能进一步打破一些领域的垄断。

政策能否尽快落到实处,是目前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具体的方案,会削弱政府在企业心中的公信力。反之,则会给企业信心,现在的形势,信心很重要。”周德文称。

昨日,不少地方政府都就此作出表态,称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聚焦审批量大、“含金量”高的事项,避免明放暗不放,简单调整归并了事等。

财经晨谭:放权背后的“稳增长”信号

用政府权力,换来市场活力。简政放权这项转变职能的改革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内涵。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7%,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的清查愈演愈烈,“坏消息”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走弱。此时,简政放权传递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不干预微观,不过多限制投资。

中国本轮经济复苏道路并不平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季度增速意外下滑。上周出炉的4月PPI同比降幅再度扩大,也反映出需求匮乏、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倚靠信贷来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正在进一步减弱。对于市场而言,“改革”才是硬道理。

目前国务院部门仍有1700多项审批项目,地方政府层面的审批项目则多达1.7万项。有专家表示,正是众多的审批项目,困住了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上个项目,有时要跑十几个、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公章。有时投资一个几十万元的小项目,也得从几千里外跑到北京。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则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有关系的企业背靠政府挣钱,消耗掉的,是政府的形象和公信。这些不仅侵蚀企业的利润,也吞噬他们的信心。反过来,如果一方面要求投资主管部门依据覆盖几十个行业、上千种产品和技术的产业政策目录进行宏调,同时又要求有关政府部门真正转变职能,同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简政放权稳增长、推转型、促就业。行政审批制度只是释放改革红利的开始。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