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飞
平高电气生产部部长,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扩建工程(长治站)平高集团安装现场领队
这些年我一直饱受痛风折磨,办公桌上一直摆放着各种缓解病痛的药物。有一天晚上,痛风发作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工地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平高员工全部都是8个人住一间床位为上、下铺的宿舍,房间内没有任何家具、家用电器),我一个人悄悄地到办公室蜷缩在沙发上疼得一夜未眠,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第二天一早我又准时出现在工地现场。
长治昼夜温差大,夏季白天室外温度已达40多摄氏度,为了保证员工身体健康,我买来了小药箱,配备了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等基本常用药,并坚持每天亲自给员工熬制绿豆汤以预防中暑,大伙都说我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对自己的不拘小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1年12月16日。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顺利投运,我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心想:“我要好好睡它一个安稳觉!”
彭宗仁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承担特高压变电站、输电线路和串补平台的全场域三维电场仿真计算分析,电晕特性、均压特性和结构优化等研究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协同创新之路。
在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中,设备和构架塔的均压、均场、防晕、降噪问题突出,涉及设计院、设备和金具厂家、结构优化和试验验证等多个单位。就主变端子与金具的连接方式来讲,就关联多方,如变压器厂配置什么样的均压屏蔽环、金具厂家如何与变压器端子连接、设计院的出进线方式怎么设计、高校对连接结构的计算优化如何、电科院如何等效地进行试验验证等等。国家电网公司多次组织各方进行方案论证、计算分析、结构优化、工艺改进、试验验证技术对接协调会,成功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很好的防晕降噪效果。
通过协同创新,创新体设计、制造、研发单位,成为优势互补、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参与者。实践证明,只有协同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培育出一支敢于创新挑战、攻坚克难的高效团队。
杨爱民
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变电站站长
从2007年来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变电站参与工程建设,并在工程投运后担任站长一职,到现在已经整整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