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特高压:给予我们最难忘的回忆(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2013/3/28 10:54:44  我要投稿  

在漫长试验中,项目组夜以继日、抢抓时间,常常连续奋战36小时……

我最难忘的是2010年6月12日的产品试验。

6月12日是星期六,方式四试验前试品准备,又是在利用别人的试验间隙,又是在抢时间……下午6点半,突然发现有一段过渡导体镀银层需要返修,而此时表面车间的生产线已经停了。我紧急联系了距离西安80公里、地处户县的西开有限精饰公司,请求他们紧急处理。

如何把这个一米多高20多公斤重,炮弹一样的大家伙弄到户县去又是个难题。为了争取时间,我决定立刻自己抱着它打出租车送去。

晚上8:30,零件送到了户县,紧急安排返修,深夜11:30返修完成。星期天00:30,西开有限精饰公司把我和零件送回西安,但此时零件已经进不了厂区,于是,我又把这个零件抱回了家。

星期天早上8:30,我把零件又抱到厂里。最终,试品如期完成装配,方式四试验顺利通过!

杨风利

中国电科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承担“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空区基础变形铁塔结构承载力分析”项目

2007年,刚拿到工学博士学位的我走出校门,进入中国电科院输变电工程研究所。时值公司开展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关键期,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山西、河南两省穿越较长的煤矿采空区,为保证采空区特高压铁塔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开展采空区杆塔结构承载性能评估研究。由于我学的是桥梁结构专业,一开始接触输电线路研究,感觉有些吃力。领导于是有针对性地安排了“耐候钢及冷弯型钢在输电铁塔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使我得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认真学习输电杆塔相关的研究理论和试验方法,找到了所学桥梁结构知识与输电杆塔研究的结合点,逐渐适应了输电杆塔的科研工作的节奏和要求。为解决不同基础变形形式的约束模拟问题,我和课题组的同事们一连数月沉浸在查文献、学理论和调程序的工作氛围中,最终确定了铁塔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各类基础变形限值,为煤矿采空区特高压输电铁塔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结合该项目研究成果,完成了我国首基冷弯耐候钢输电塔的工程应用,我也由一名初出茅庐的输电线路门外汉,成长为大型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