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共促电网安全
记者:此前,印度发生了大面积停电事故,这场世界电力史上影响人口最多的停电事故也引起了各国对于电网安全的讨论。您如何看待这一停电事故的原因?
饶 宏:印度大停电事件实际上暴露了各种问题,重要线路上出现的问题引发了线路故障,加之调度、处理不及时,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得另外的系统又因过载而停止运行,导致了停电事故的进一步蔓延。
中国电网建设同样应该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类似问题。未来在对电网安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系统,更要关注设备安全问题。
例如,南方电网公司一直高度关注开关设备拒动问题,因为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倘若开关拒动,很可能会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防止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电网事故的扩大化,也是设备制造单位、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加强对设备深入研究的重要原因。
记者:近年来,国内直流输电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有观点认为,未来的输配电网和分布式电网将逐步向以直流为主的运行模式方向发展。对此,您如何看待?
饶 宏:应该看到,未来中国经济还将持续发展,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我国能源资源总体呈现西富东贫,能源消费呈东多西少的局面,大量的能源将被送到负荷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直流输电作为点对网的送电模式是有其优势的,能够解决大规模输电的问题,性价比高。
记者:在“十二五”阶段,南方电网将如何促进直流技术的运用并推动设备企业的技术进步?
饶 宏:我们致力于将南方电网打造成为更加开放、合作的平台,与国内研究院所、高校以及设备企业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此前,为解决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科研试验和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依托单位、清华大学为合作共建单位,双方共同在昆明建设了高海拔特高压试验研究基地。作为首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之一,该研究基地填补了我国在高海拔、强紫外线实际环境下特高压工程试验研究的空白;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欢迎企业和高校来到实验室进行试验,不仅如此,南方电网公司还每年拿出一部分开放基金,资助部分高校在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及试验。
今后,不论是系统设计还是设备研发,都需要将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不断提高自主化水平。我们要让国产设备、技术真正走向世界,惟有参与世界竞争,才能证明自主化的设备及技术是真正成熟的,也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技术的批量化、市场化和商业化。未来,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成套设计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打捆,一起“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