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导读:24年前,如今的张新连一万块钱都拿不出来!那是的人大代表,其貌不扬就是活脱脱一“刘老根”!当年,那家濒临倒闭的街头小厂穷的连工资都发不出!靠着用父母的房产证作抵押交风险金。现在,提及中国特变电工企业及输变电装备制造业,没有人不知道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我国输变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我国最大的电子铝箔新材料基地、大型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成商。它变压器年产能达2亿kVA,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前三位。
特变电工(总部基地入驻企业,3区)董事长张新,自认是一个清醒的产业投资者,自特变电工1997年6月上市以来,他的眼光就几乎没有从输变电项目上离开过。
2003年12月29日,股东大会通过了特变电工以2.3亿元完成对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的增资扩股,张氏终于将特变电工带上了一个新的巅峰,成为全球最大的变压器设计生产公司。
用父母的房产证掘来第一桶金
统领我国输变电行业龙头,控制个人财富几十亿元的张新其貌不扬,个头不高,配上不打领带穿的西服,活脱一个“刘老根”。
1987年,他在新疆昌吉变压器厂(前身是昌吉电气开关厂下属的一个车间,后被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工厂)工作了三年,眼看着厂子被忙着倒卖羊皮的厂长亏得要倒闭,已经发不出工资。张新决定离开变压器厂重寻出路,他和几位老工人辞行时,被大家含着眼泪挽留了下来。
1988年,张新承包租赁了变压器厂,由于承包人需缴纳1万块钱的押金,掏不起钱的张新只好偷来父母的房产证作为抵押。
他自称凭一股韧性,硬是从当地银行弄来3万元贷款,用于修厂房买设备购买原材料。他说:“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那位肯把钱贷给我的行长,这笔钱比我现在的任何一笔上千万元的贷款都重要。”
从此,技术员出身的张新将一家老厂"乌鸦变凤凰",以电视机电源变压器为起步,迅速打开了市场。
到1988年底,变压器厂就实现了盈利20多万元,而当年签署的承包合同要达到的目标不过才3.3万元。
此后,到1992年的5年承包期内,新疆昌吉变压器厂的净资产已经达到1100万元,上缴政府30万元,按照合同规定,张新可得分红(税后)190万元。
“不过我没有拿一分钱,全部投入到工厂发展中,并开始了第一次私募。”他这样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