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新能源转型应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变革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大经贸》    2012/6/6 10:19:0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1年,受日本核泄漏事故影响,德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之前关闭全国共17个核电站。消息一出,其中8个老式核电站立即停止运营。

一场新能源革命随即全面展开。按照德国政府能源方案的综合目标,到2022年,核能将全面退出,通过燃烧煤炭获得的能量也会逐渐停止使用,除了部分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极大的比例。其中,风电、生物质能和光能将在未来可再生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

“当我们决定进行能源转型时,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由于我们走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沿,我们确信,对德国和德国企业来说,这次转型是一盘很大的生意。”在3月底举行的“中德(广州)绿色能源合作洽谈会”上接受《大经贸》记者独家专访时,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投资战略部主管克劳斯-彼得•迪茨尔(Klaus-PeterDietzel)说。

为了实现迪茨尔口中所说的“这盘大生意”,全球资本的参与必不可少,而能源产业方兴未艾的中国更是德国各联邦州政府招商的重点之一。以北威州为例。作为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北威州的能源生产和消费能力均列德国各联邦州之首。这是北威州首次在广州举行以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洽谈会,此前该州已经在杭州、深圳和北京等地展开相关主题活动。

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可再生能源被列为7个战略性新行业之一。尽管10多年来发展迅猛,但其背后也存在着重复性发展、产能扩张速度远超市场消费速度之隐患。亦有评论认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整体上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规划。

从德国的经验出发,迪茨尔认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同时要打破企业垄断,实现全民参与。“可以肯定,德国在能源供应的结构和系统上所经历的改变,也将会发生在中国和它的老百姓身上。”他说,“尽管我们所处的情况并不一样,但我相信差异并不是那么大,我们可以互相学习。我们应该保持联系,继续讨论德中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那将是很富有成果的命题。”

德国经验

大经贸:在你看来,在新能源发展的推进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迪茨尔:我认为我们更应意识到,未来的能源产生将更加分散化。当然,大型的能源公司并不想听到这些,但这是事实。对他们来说,关闭核电站会让他们的收益遭受损失,谁都不能给他们等价的东西。实际上,我们需要有更分散的能源生产和消耗,以及更多的小型生产商和运营商。这是未来很重要的准则,我肯定其他欧洲国家也会这么做。因为像煤炭、汽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负担不起这些由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无节制的费用。

中国国情有所不同,中国会建很多电厂,使用很多电力。德国是发达国家,现在的政策目标是逐渐降低能源的使用。但是,我希望中国能巧妙地去处理这些问题,不要重蹈工业国家的覆辙。

大经贸: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匮乏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困局之根本。甚至,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都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发展这个产业又是为了什么。培养公众意识、培育消费市场,德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什么?

迪茨尔:在德国,我们已经在绿色能源的政治讨论上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我们甚至产生了一个叫“绿党”的新政党,现在已经是执政联盟的一部分。我们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共识,就是我们不能再依赖核能,我们需要减少CO2排放量,我们需要开始建立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全社会的参与。到最后,所有人都需要改变他们的习惯。如果中国也出台节省能源的政策,那最终,所有人都能在家里看到这样一个场景,灯不仅仅是因为要被关闭才被关闭。这意味着习惯的改变。

另外,德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包括欧洲在这方面的研究,都会带来经济上的成功。没有发展可再生能源上的行动就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成功。这个领域的研究很有意思,因为它通过法案打开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市场。每一个想在屋顶放置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在储藏室装置风车的人,都有权将他们的电能并入到电网中。这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这在中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是不存在。在日本,不同的区域被不同的大型私企控制着,甚至在同一个地区也没有相同的电流频率。例如,福岛的电流频率是50HZ,但在日本的其他地区是60HZ。所以在福岛核电站被破坏后,他们不能从其他地区输送电能过来。这是在维护垄断,只有打破这种垄断,才可以自由地并入电网。

大经贸:从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划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越来越多城市和地区也加入到发展这个产业的队伍中。由此而引发的竞争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迪茨尔:我们在电网的建设和运营中也存在竞争。举个例子,A公司说他们只出售绿色能源。所有德国的老百姓,不管他们住在哪里,他们都可以选择和A公司联系,购买他们的能源,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A公司不会在你的住处安装新的线路,他们还是会通过你现有的供应商B公司已经安装好的线路进行能源输送。由于B公司是该电网的拥有者,A公司必须付给B公司一定的费用。这在德国很正常,每一个人都有权更换他们的能源供应商。而这对老百姓来说很有好处,因为他们说不定还能以更低的价钱享受到绿色能源。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