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大生意
大经贸:这是德国第一次在广州举办这类主题的洽谈会。据我所知,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在寻求与广东在绿色低碳产业的合作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德国来说,现在才在广东采取行动是否有点滞后了?
迪茨尔:我并不认为我们来晚了。这个产业在广东的发展,我们以后会有所判断,但我认为德国在可再生能源这个领域的技术已经在中国有所凸显。我们北威州投资署的任务,不是把技术带到中国,而是要把中国的投资者带到德国。相比之下,在德国的中国投资者更多。
大经贸:电动汽车是北威州这两年在对华招商时所重点推荐的产业。你能否透露更多关于北威州和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细节?
迪茨尔:北威州是一个汽车使用率非常高的联邦州,很多汽车业的巨头都在这里设点,国际三大汽车公司——戴姆勒(Daimler)、福特(Ford)和欧宝(Opel)——都将他们的生产基地设立在这里。所以,在智能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有很多由德国公司和中国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例如德国戴姆勒(Daimler)公司和比亚迪(002594,股吧)之间的合作,他们共同在深圳研制新型的电动车。
在北威州,有约800家各个门类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占德国该行业总数的三分之
一。例如曼奈科思(Mennekes)电气有限公司是充电插头方面的专家,它现在是中国企业生产电动车时充电插头的供应基地。
大经贸: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样的项目值得中国企业注意?因为在你的演讲中,你还提到了一些新的概念,如智能电网、能源银行。
迪茨尔:是的,为智能电网提供必备的电子装置,这是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未来,稳定的电网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多重性的。我们需要整合可再生能源,使它们和传统的电力生产模式相兼容。
和你说一个简单的综述,在德国和中国,我们有3层电网。第一层、也是最高伏特的一层用于长距离的电能输送,第二层是服务于工业,第三层,即最低的220伏特一层则是作为日常家用。传统电力系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发电厂在最高一层电网进行输出,电能被转换到第二、第三层电网。现在,成千家小型的风力发电厂把他们生产的电能输送到低层的电网。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分配,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电能会储存在低层的电网中。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转换模式,将这些电能输送到更高层的电网中。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系统。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协调电能的产生、储存以及运营和消费的关系,能够将电力市场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而它们现在还没到位。我们需要新的发明,所有有用的发明都意味着市场。对此有所贡献的人都可以在这分一杯羹。
大经贸:如果中国企业想参与你刚刚提到的这些项目中,他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迪茨尔:他们应该关注智能电网的需求。我可以给你一个例子。你要买的下一个洗衣机,你只需输入洗衣时间,洗衣机自己就会决定什么时候是最佳的洗衣时间。有可能在晚上电费不是那么贵的时间段,有一定的风力而又没有其他人需要风能的时候。目前,已经有公司生产出了这种智能洗衣机,但现在他们还缺乏一样技术,即洗衣机需要接收来自电网的信息,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洗衣。这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电网需要和通信网络联合起来,因为它可以把信息传送到洗衣机那。这就是能源的互联网,智能产品需要和电网进行交流,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
给你举另外一个例子。目前,电能的生产是根据消费而定。什么意思?如果你在家开灯,在发电站他们会准备好电能。但是怎么准备风能呢?风能是没办法提前准备好的。未来,在原则上,消费会根据生产而定。那意味着,当有阳光有风的时候,你才能消费电能。这是需要管理的,包括机器运行的时间,如果有必要的话生产可能会延迟。所有的这些将依赖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而上述的将是电网中储存了50%甚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时会出现的情况。我们提前20年来做这件事情,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要实现这一切,需要一个智能电子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另一个大市场是我们怎样减少能耗。所以,如果我们需要消耗能源,问题是哪些能源可以被减少呢?每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能源消耗的发明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大经贸:研发和生产这类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成本是中国企业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如何在技术创新、环境问题和成本控制间取得平衡?
迪茨尔:当然,吸引投资是必要的,但他们更需要智慧。我想说的是,能源转型和在能源供应系统建设上的这种彻底的变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必须富有创造力,商机就在这里。企业负责人可以告诉自己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朝这个方向上去思考,我们需要你的智慧和概念去实现这个目标。像投资一个洗衣机,你不用自己去找投资,只要你有一个模式,而那就是你的资本。如果有好的想法,投资自然会随之而来。因为每一个人都很想参与其中,分享你智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