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6日,科技部出台《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被明确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左右,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由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满足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能源供给需求。
这是一幅诱人的图景,但中国电力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对此并不乐观,他告诉记者,电动汽车的技术突破没有走出实验室,主要行业标准未统一,国家产业政策亦不明朗。这样的局面,使得电动汽车市场并未启动,多数投资者还在外围观望,等待切入时机。
投资者中也有异类,比如国家电网公司,这个电力行业的巨无霸并未因市场不明朗而却步。“十二五”期间,该公司将投入逾百亿元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目标是形成一个“网络化供电体系”。
春节过后,北京高安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迄今国内最大的电动车充换电站。加上此前在苏州、上海、杭州和青岛等城市建起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已初具规模。
鲜明的对比
杭州古翠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这座江南名城的第七座电动车充换电站,也是该市规模最大的充换电站,配置24千瓦整车直流充电机4台、交流充电桩25个,2.4千瓦电池模块充电机200台,日最高服务能力达500辆。
2月29日,《财经》记者在古翠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实地踏访发现,该充换电站的利用率并不高。除三四辆供电局的工程车在这里以插电的方式直接充电,半小时内,只有两辆纯电动出租车驶入进行电池更换。
站在一边看着机械臂更换几十公斤电池的出租车司机介绍说,纯电动出租车每次开60公里左右就得换电池,会耽误一些时间,因此经济性并不高。但为在杭州推广纯电动出租车,市政府支持成立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司,电动汽车司机全部受雇于这家企业,企业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最低1040元的保底工资。对司机而言,这一点最有吸引力。
5分钟不到,四节60安时的电池拆换完毕,按每百公里50元的换电成本计算,比燃油车每百公里省下10多元钱。
杭州的纯电动出租车不超过200辆,但如此规模的充换电站却已接近十家,按照杭州市政府的规划,2012年以后,杭州市区5公里之内都能找到这样的充换电站。
这是国家电网在全国布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一个缩影。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共建成156座充换电站、6252台交流充电桩,累计建成243座充换电站、13283个交流充电桩,初步建成覆盖经营区域内的充换电服务网络。
2009年,国务院曾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规定:到2011年底,新能源汽车产能要达到50万辆,市场销售要达到乘用车销售的5%。
显然,这一目标已经落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1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368辆,销售8159辆,不到当年乘用车总销量的万分之六。2011年末,国务院将目标调整为:“十二五”末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