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前日正式印发。围绕“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宏伟目标,佛山将谋求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三大领域均取得新的突破。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纲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系列报道,邀请市民、专家、协会、行业代表、政府部门对《纲要》进行详细解读。
产业强,城市才能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关键。《纲要》提出,到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为广东制造业大市和华南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达30000亿元。
《纲要》摘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提升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智能产业,重点发展智能芯片设计与制造、嵌入式软件与系统集成、数控精密通用及专用机械、微机电系统、智能电网设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生产。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促进传统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转型。促进产业智能化管理。推进工业企业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电子化、物流快速化。
“‘十二五’时期,不只是要搞几个物联网项目这么简单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宝国说,佛山信息化基础非常好,要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关键要考虑怎么通过广泛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改造制造业,让佛山制造业优势更加明显。
佛山尽管没有传统的重化工项目,但陶瓷、家具等行业都全国有名,如美的、格兰仕、科龙等家电名企都在佛山。陈宝国说,佛山应着重考虑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思考通过利用物联网做到减排、绿色、调整产业结构。
智能技术为产业“补脑”增值
支持优势企业全国建销售网络
《纲要》摘登: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及制品、家具、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更多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加快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渠道控制力。
增强优势行业和企业在流通渠道上的自主性,支持优势企业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鼓励具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企业入股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掌握渠道主动权。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朱卫华建议,应推动五大联盟,即品牌联盟、标准联盟、创新联盟、资本联盟和服务联盟的建设。具体而言,包括通过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共同推进创新联盟,建立一批制造业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院、陶瓷研究院;以政府、银行、商会、担保公司四合一的担保投融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资金瓶颈等等。
凯西欧灯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市照明灯具协会会长吴育林则表示,佛山制造业可以通过“六个化”来提升,就是外观时尚化、功能智能化、生产机械化、研发合作化、市场全球化、产品标准化。
针对近几年,佛山本土企业创新信息不足,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梁伟雄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各个行业的公共研发中心,并通过市场机制由各个企业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