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应用的储能不仅是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它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普及及应用的核心技术,也是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和对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兼容能力、构建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我国智能电网的逐步推进将带动储能技术升级,推动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中,储能技术的价格政策和投资回报机制缺失、政府对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研发支持少、相关示范项目还较少等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逐步解决,而在储能技术本身和商业模式上加以突破则是参与企业的“必答题”。
智能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在于储能容量大、功率响应速度快、储能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些储能技术已经距离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互动问题、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越来越近,但要储能应用“全面开花”,还需要下大力气实现与储能系统要求的“对接”。虽然各种储能技术都有其优劣势,“花落谁家”一时还难见分晓,但储能的竞争终归是性价比的竞争,企业应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在提高转化效率、简化制造工艺、配套材料替代等环节加强攻关。同时,储能是系统工程,除了产品本身技术要“达标”外,还需要配置技术、控制策略再到工程应用等全方位“匹配”,这是对企业实力的全面考验。
同时,技术并不能自我“推销”,如果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多好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尤其是储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时间还较短的情形下,要积极探索应用和运营的多种商业模式,走基于本土技术突破再推进商业示范和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实践破解受益方难以界定、如何界定、如何利益共享等难题,将使储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