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未来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形成以“三华”电网为核心,以西北和东北电网为主要送端、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十二五”期间,特高压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未来5年间,国家电网规划投资5000亿元,将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4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4.3亿千伏安,到2015年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形成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
据测算,倘若特高压交流完成“三横三纵一环网”的建设,乐观估计投资达2989亿元,若考虑项目推迟的影响预测约2092亿元。预计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投资1014亿元,其中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和直流保护系统占65%;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投资1225亿元,主要是变压器、电抗器和GIS开关,占比分别为18%、16%和24%。
其二是智能电网将推动节能电力设备的发展。
有行业分析师预计,若所有550kV变电站都安装柔性交流输电设备,则市场总需求为9000亿元,年均900亿元。
随着该产品技术水平的成熟,未来柔性输电产品市场需求将超出电网现有规划。而柔性直流输电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有技术优势的风电场并网方案,也是海上风电并网的惟一方式。国网电科院专家预测,我国未来5年市场容量将达到400亿元;到2015年,保守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以上。
其三,智能电网发展也将惠泽一些新的产业,例如电动汽车充电站、智能电表等领域。
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将包括建设约500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目前一个充电站投资300万元左右、一个快速充电桩投资20万元左右。随着智能电网业务的建设,预计未来5年全国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设备投资可达到150亿元。
对此有业界专家表示,未来5年间,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加速,其所涉及的领域也将日益广泛,而关键技术研发、制造等方面也需要对整个产业链上多行业进行宏观协调,从而有效保障智能电网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