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包括7个技术领域、28个技术专题和137项关键设备的研制规划。该规划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状况,针对“已有设备”、“在研设备”和“待研设备”制定每一类设备的研究内容、目标和计划。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则系统地提出了包括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可以直接采用、需要修订、需要制定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
“这两个规划出台以后,设备企业在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方面都有了方向。”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此前我国电气设备在智能化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从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来说,还存在一些差距。首先大部分关键设备不能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其次智能设备技术标准不统一,互换性差,技术性能有待提升;再次部分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比如我国在数字化变电站二次控制部分核心设备交换机,仍处于进口阶段。
相关规划出台后,智能电网的关键设备发展方向渐渐清晰。在发电方面,主要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分布式发电及储能技术。在输配电方面,主要有新型输变配电设备技术、监测技术、分析技术、控制技术、高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技术。在用电方面,主要有高级量测技术和家庭自动化技术。
而具体就变电专业来说,按照国家电网规划显示,关键设备研制计划分为过程层设备、站控层设备、辅助支持设备三个领域,变电方面主要是智能变电站,它分为变压器、互感器、开关等。目前,在该专业中,电子式互感器、工业以太交换机等设备研制成功,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等正在进行智能化研究。除此之外,还有相关上、下游行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建成投产了110千伏四川北川和220千伏青岛等7座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的重大突破,这也是我国在智能变电站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设备研制和产品制造等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
业界人士认为,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此次投产的智能变电张无疑将大幅度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计划的实施,变电站将向智能变电站发展,也将引领设备研发革命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