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包括海尔、海信在内的国内品牌也早已着手开发智能家电。
海尔的智能冰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而且可以通过与网络连接,实现了冰箱与冰箱里的食品、与超市的食品、与人类之间自由沟通;其智能洗衣机具有自动识别电网负荷、洗涤剂品类、衣物布质、自来水水质及污垢的脏污、家庭水电费的管理、网上购物等功能。
但当时的智能家电基本没有销售空间,产品也仅仅局限于展览会。以海尔集团为例,该公司早在2005年就为所有家电产品预留有可随时升级为智能家电的智能接口,但时至今日,智能家电仍未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2009年,海尔集团智能家电的销售额为5.2亿元,而海尔集团当年的销售总额为1243亿元,智能家电所占比重不足0.5%,智能家电部也成为海尔集团旗下最羸弱的部门。
最先开发出智能家居的海信集团同样面临销售尴尬。目前,该公司的智能家居仅仅局限于一些高端家庭,“如果没有海信地产的配套介入,整个智能家居的销售情况将惨不忍睹。”
目前,国家电网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包括“电力光纤到户”在内的智能电网试点,“电力光纤到户”为智能电网跨界三网融合奠定了基础,融合后的光纤不仅可以输送电能,而且还可以搭载互联网、电信、广播电视信号和物联网的需求,而这也将催生更为全面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服务。
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到2015年,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40亿元。
这一预计规模让海信无限欣喜,并制定了近期发展规划:2010年下半年,与国家电网联合制定行业标准;2011年,联合建立样板房和示范工程,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试图借智能电网开辟新市场的家电企业比比皆是。2009年3月,海尔集团与国家电网旗下的国网信通签订战略协议,全面启动智慧用电计划。同时,海尔集团将智能家电列为战略发展方向,仅研发人员就多达260多人,2009年,这个团队共拿到研发经费3亿多元。
朱旬认为,三网融合下的电器变革正在发生,这将导致智能电网下的家电发生本质变化,比如电视将不仅仅只有电视信号显示器的功能,它甚至可以具备与电视台互动、网络沟通、控制整个家庭的家电工作状态等多种功能。
“智能家电将覆盖所有的家电领域,未来三五年,智能家电增长五六倍不成问题。”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说。
智能电网“电力光纤到户”将催生智能家居和智能用电,用户将大量需求复合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可报告用电信息、具备远程控制等功能的家电产品,家电厂商应该在家电研发方面做好准备。
40万亿元的产业链
智能电网正在带动中国经济形成一个全新、庞大的“智网产业链”。
“虽然无法准确计算智能电网对每个领域带来的具体经济效益,但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电网将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全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这一巨大蛋糕已逐渐被切开。2009年12月,国家电网首次开始组织针对智能电网的项目招标。当年12月9日,国家电网山东分公司承担了首批次 83万块电表项目招标。2010年4月和7月,国家电网又组织了两次项目招标,招标涉及智能电表、信息采集器,合计金额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