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我国引领世界智能变电站技术
1月12日,南方电网首个智能变电站文冲口变电站在茂名投产,该变电站可根据终端的需要来增加或减少输送的电量。这个建于1976年的变电站在2009年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一年多来设备运行稳定,并获得了13项国家专利。
而在国家电网方面,1 月4 日,我国首座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的智能变电站——220 千伏西泾智能变电站在江苏无锡投运,标志着国网开始大规模建设智能电网。近日建成投产的共有110千伏四川北川和220千伏青岛等7座智能变电站。
国家电网公司刚刚投运的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变电站,不仅能自己诊断出现的问题,还能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修复,实现了变电站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转变。以往的变电站由于不能实现整体智能化,出现问题难以预测,很容易导致大电网故障,智能变电站由于运用大量先进技术,实现了在线监测、设备操作、信息处理的全自动,不仅能提前检测到病情及时解决,还能提高整个大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省大量资源。
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在智能变电站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设备研制和产品制造等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使我国占据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成为世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引领者。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关键,衔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和功能上能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它的建成投运,可大幅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设备运行可靠性,实现无人值班和设备操作的自动化,提高资源使用和生产管理效率,运行更加经济、节能和环保。
“十二五”投资5000亿建智能电网
1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该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上宣称:“国家电网已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投资5000亿元,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支流输电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网公司的规划是,到2015 年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