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是,完成两批试点工程,加快推广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电力光纤到户等重点项目,在北京、扬州等地建设一批综合示范工程,以及推广应用5000 万只智能电表。利用在终端供电网的优势,2010 年国家电网强力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与26 个省份经营范围内所有地市政府签订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作协议,并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新建75 个充电站和6029 个充电桩计划。
今年国家电网将按照“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基本商业模式,加快充换电站的布局和建设。预计全年将建成充换电站150 座,并在北京、杭州、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国网称,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及充换电站建设对公司和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充换电站的布局和建设,并尽快通过国家对充换电站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的鉴定认证,在经营区内推广应用。
建智能电网是能源可持续发展需要
建设智能电网是未来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解决当前清洁能源上网难等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的坚强智能电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禀赋特点的需要。由于我国一次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三分之二的煤炭、风能、水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而三分之二的能源消费在中东部地区,需要依靠坚强的特高压电网实现电力的远距离传输和大范围消纳。
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在发电侧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既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又可以提高传统发电技术的效率。而在电网环节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提升电网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配电侧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智能用电终端,将用电信系反馈给用户,有助于其调整用电模式,改变用电理念,提高用电效率,同时可以促进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从而达到智能互动和绿色节能的功能。
国家电网制定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明确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标准路线图,是世界上首个用于引导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