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    2023/3/10 18:05:02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日前,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智造强区,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统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化碳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终端用能设备电气化,拓展电能替代领域,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绿色制造”新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区域电网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已建输电通道作用,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配合增强天津电网外受电能力。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示范应用,实施“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新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储能装置,鼓励增量配电网、大数据中心等配套建设储能设施,优先在升压站、汇集站、变电站附近布局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市级要求。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推动企业电力负荷分轮次接入负荷管理系统,提升区域负荷管理精准化、规范化实施。鼓励企业能源数据接入负荷管理系统,提高区域能源数据共享共用。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全区工业企业、公共充电桩、商业用户、居民充电桩等资源融入,优化灵活性负荷控制,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到2025年,本区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鼓励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扩大电力交易规模,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原文如下: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

《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3年1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北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部署,根据《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有序推进北辰区碳达峰工作,结合北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新北辰,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工作原则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基地三区”定位,围绕《北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统筹推进各领域、各行业绿色发展,重点突破行业企业绿色转型问题,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

——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形成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推动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

——节约优先、源头减碳。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发挥政策协同作用,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充分发挥创新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坚定不移把创新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科学把握降碳节奏,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安全稳定降碳,为稳增长、调结构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水平持续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逐步完善。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有所提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4.13%。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效果明显,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清洁能源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我市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1.积极构建低碳工业体系。依法依规加快高耗低效企业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退出,确保已退出产能的设备不得恢复生产。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巩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未来产业五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3+4+2”产业链发展体系,做大高端装备、中医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3条优势产业链,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4条新兴产业链,做优轻工、绿色石化2条传统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持续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到2025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区合作交流办、区委网信办、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智造强区,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统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化碳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大力推进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终端用能设备电气化,拓展电能替代领域,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绿色制造”新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严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加快低效产能退出。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在水泥及制品行业推进原料替代,鼓励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推进燃料替代,大力推广生物质燃料、垃圾衍生燃料,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依托水泥设计院,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玻璃行业要推动玻璃深加工,重点发展功能玻璃、特种玻璃、汽车玻璃、光伏发电玻璃等。加快推广电加热、余热高效利用等设备和技术。优化建材行业用能结构,积极采用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制定项目管理目录,围绕石化、化工、煤电、建材、有色、煤化工、钢铁、焦化八大重点行业,对在建、拟建、存量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把准入关,建立两高项目准入部门联审会商制度,深入论证拟建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严禁建设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依规责令停止建设、严肃查处。深入挖潜存量项目,加快升级改造,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房和建设委、区政务服务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1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工程

1.打造一批先进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1)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围绕天锻压力机、中重科技、长荣印刷等龙头企业,以智能专用装备和工业母机为发展方向,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围绕天士力、六中药等龙头企业,以北辰京津医药谷为载体,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医药产业聚集区。(3)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依托爱旭科技、弗兰德、华电重工等核心企业,提高光伏发电系统、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主题园区。(4)打造轻工产业集群。以乐金电子、雅迪为龙头,围绕智能白色家电、高端电动助力车发展方向,加快建设高端电子消费品、高端电动助力车制造基地。(5)打造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以高丘六和、丰铁、本特勒等重点企业为支撑,着力发展核心零部件产品,提高产业链产值在全市比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

2.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供应。鼓励园区、企业建设智能微电网,推广光伏、风电等绿色低碳能源应用,大力发展屋顶光伏、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等,推动多能高效互补优化利用。(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3.建材行业达峰行动。巩固去产能成效,严格执行产能减量置换等压减过剩产能的产业政策。开展水泥生产原料替代,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等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推广使用低阻高效分解炉、高效低氮燃烧器、超低排放、高效分级粉磨、余热回收等设备和技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智能控制系统、设备在线监测、AI视频、智能化实验室。鼓励企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以能源绿色发展为关键,合理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统筹全区能源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控煤工作,定期分析控煤形势,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继续减少,确保完成市级下达的煤炭消费量下降任务目标,“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量进一步下降。禁止新、改、扩建燃煤锅炉,严控新建耗煤项目审批,对确需建设的耗煤项目,严格实行煤炭减量替代,并在环境影响评价前落实减煤替代方案。加强建材行业耗煤管理,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控煤减煤。(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城市管理委、区商务局、区政务服务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加快推进太阳能开发,充分利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商业厂房、农房等屋顶资源,大力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推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高效开发利用风能,加快推进西堤头镇、双口镇风力发电项目落地建设。有序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以供热为主,推广梯级利用技术,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序推进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保障光大、晨兴力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稳定运行。落实天津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工作方案,配合市级部门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到2025年,全区投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得到提升,除风电、光伏外其他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增长明显;到2030年,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进一步扩大。(区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北辰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强化天然气保障。组织燃气企业按期签订供气合同,形成多方向多气源供气保障格局,加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配合市级部门做好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按照全市统一规划,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合理引导工业用气,鼓励在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建设冷热电多联供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拓展天然气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支持车船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到2025年,全区天然气消费量力争提高至6亿立方米。(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管理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交通运输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区域电网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已建输电通道作用,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配合增强天津电网外受电能力。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示范应用,实施“新能源+储能”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新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储能装置,鼓励增量配电网、大数据中心等配套建设储能设施,优先在升压站、汇集站、变电站附近布局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市级要求。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推动企业电力负荷分轮次接入负荷管理系统,提升区域负荷管理精准化、规范化实施。鼓励企业能源数据接入负荷管理系统,提高区域能源数据共享共用。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全区工业企业、公共充电桩、商业用户、居民充电桩等资源融入,优化灵活性负荷控制,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到2025年,本区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鼓励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扩大电力交易规模,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2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程

1.光伏发电项目。在开发区和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先行先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内大面积建筑屋顶,结合企业屋顶荷载能力评估情况,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江天数据8MW、西堤头镇芦新河村2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区发展改革委、相关园区、西堤头镇)

2.风力发电项目。加快推进西堤头30MW分散式风电、国家电投西堤头二期20MW风电项目建设,促进双口镇50MW集中式风电项目落地实施。(区发展改革委、西堤头镇、双口镇)

3.电力系统建设项目。加快推进220千伏北白一二线、110千伏和重线迁改工程、天津北辰崇仕道(南麻瘩)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南麻瘩22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柳滩35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双街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新出线1号、新出线2号与风电园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新出线1号、新出线2号联络工程等项目建设。(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

4.加强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结合城市配电网建设升级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推广微网、智能电网等新技术,建设适合新能源接入的智能电网,提高配电网对清洁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

5.持续推动“雪花网”试点建设。针对产城融合示范区供电线路负载率不均衡的问题,继续推动实施第二批“雪花网”试点,形成3个变电站12条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建成后,示范区内10千伏线路将实现环网箱光纤纵差保护全覆盖,可精准定位线路故障,以毫秒级速度隔离故障段,并通过柔性多状态开关调整控制模式向非故障区域段供电,保障不间断供电。(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

6.加快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落实国家和我市能源电力精准保供工作要求,推动对区内工商业企业电力负荷数据分轮次接入天津市新型负荷管理系统,新装电力用户的电力负荷接入应与用户受电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和投运。已经安装企业端能源管理系统的企业将能源数据分期接入负荷管理系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城东供电分公司)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