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广东省部署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人工智能与电力领域深度融合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1/7/6 16:46:0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的战略部署,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21〕4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政策措施》)。文件提出,推动建立数字化风场,建立风机终端和设备状态智能监测感知系统,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风电资产的数据分析、管理及优化。推动核电经营管理数字化、流程化,实施核电全寿期数据管理和智能管理。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微电网技术体系。提升从氢气制储、加运到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进人工智能与电力领域深度融合,提高全省电网侧、用电侧智能化水平。

《实施方案》包括6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明确到2025年,战略性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引领作用显著,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二)推进思路。提出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梳理任务清单、促进供需对接、绘制转型路线图、组织落地实施、开展应用推广等系列推进思路。

(三)数字化转型及赋能重点方向。提出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及赋能重点方向。

(四)实施四条转型路径。根据不同企业规模、不同行业特点,提出“一企一策”推动龙头骨干企业打造标杆示范、“一行一策”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数字化转型、“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

(五)夯实五大基础支撑。提出从推动工业软件攻关及应用、发展智能硬件及装备、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化安全体系等五个方面,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

(六)保障措施。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支撑、加强金融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政策措施》包括9条具体扶持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链主”企业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打造标杆示范。对获得认定的标杆示范企业予以适当补助。二是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牵头,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根据平台服务企业数量、成效等情况予以事后奖补。三是支持产业园、产业集聚区数字化改造。支持建设数字化园区,引导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第三方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为园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四是支持工业软件研发及推广应用,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工业软件攻关基地,并对开展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安全可控工业软件的制造企业予以适当补助。五是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加强5G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建设推广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六是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吸引优秀服务商加入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对优秀服务商予以重点推介。七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引进培养制造业数字化领域的团队及人才,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试点,对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给予产业融合型企业政策扶持。八是加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开设“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开展数据金融创新服务。九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统筹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支撑服务。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粤府〔2021〕4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1年6月30日

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聚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经济强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3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数字化转型,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数字化转型成效进一步凸显。推动超过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覆盖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5G在工业领域深化应用,建成5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初步构建健康有序的标识解析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领域关键技术,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引进培育500家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5家左右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左右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较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到202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国家示范区引领作用显著,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以数字化引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推进思路

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夯实工业软件、智能硬件及装备、平台、网络、安全等基础支撑,以应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

——梳理任务清单。各地结合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实际,优先选择数字化基础好、转型需求迫切、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制造业企业、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等,梳理数字化转型需求,制定转型任务清单。

——促进供需对接。对照任务清单,依托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省及各地组织、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专家智库,与制造业企业精准对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绘制转型路线图。按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一企一策”、中小型制造企业“一行一策”、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一园一策”、产业链供应链“一链一策”的转型路径,省及各地指导和推动制造业企业、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等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明确转型目标及推进步骤。

——组织落地实施。省及各地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组织实施力度,形成推进合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数字化转型任务清单加快落地实施。

——开展应用推广。省及各地结合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别重点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总结典型经验和发展成效,逐步向全行业、全领域推广。

三、数字化转型及赋能重点方向

(一)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率先在新一代电子信息行业开展新型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示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围绕广州、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终端产业基地,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针对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实施数字化转型,加快系统集成互通和数据分析应用;围绕深圳、汕头、梅州、肇庆、潮州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支持企业针对研发设计、质量检测等环节实施数字化升级,提升与终端厂商的协同研发和产品交付能力。

2.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围绕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等炼化一体化基地,支持开展数字园区、数字工厂建设,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关键设备、关键流程数据采集和应用分析能力,实现数字化监控、设备动态预警和预测性维护;加快推动危险工艺自动化、安全巡检智能化,提升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围绕珠三角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加快企业资源配置、工艺优化和过程控制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

3.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围绕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家电产业基地,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以个性化定制和供应链整合为切入点,加速向生产柔性化、经营管理平台化、产品服务生态化转型,推动企业内外部供应链协同优化,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围绕佛山、中山、湛江等厨电、小家电产业基地,支持中小型制造企业开展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一批数字工厂和数字车间,探索发展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等新模式。

4.汽车产业集群。围绕广州、深圳、佛山、汕尾、中山、江门、肇庆等汽车产业基地,大力推动整车制造企业、上下游零部件配套企业和销售服务企业,开展在线协同的研发设计,应用虚拟仿真和云协作平台,优化汽车性能设计和生产工艺。鼓励整车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供销环节数据流通和集成应用,探索整车个性化定制及零部件规模化定制生产模式,构建围绕人、车等要素的数据资产应用标准体系,全面拓展精准投保、预测性维护、智慧营销、出行服务、车联网服务等新兴业务场景。

5.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水泥、陶瓷、玻璃等建筑材料,铜箔、稀土等金属、非金属材料,提升关键设备、关键流程数据采集和应用分析能力,实现数字化监控、设备动态预警和预测性维护;加快推动危险工艺自动化、安全巡检智能化,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协同,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调配生产计划,提高产能利用率;开展数字化工艺创新,推动隐形生产经验数据化、软件化,实现工艺由黑箱式向透明式转变。

6.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围绕纺织服装、家具、塑料制品、皮革、造纸、日化等消费品行业,面向新需求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重点面向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推动机加工、注塑、装配、包装等环节设备上云和人机协同。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打造模块化组合、大规模混线生产等柔性生产体系。促进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打通,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智能战略决策等新模式应用探索。

7.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广州、深圳等中国软件名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港澳交流合作,培育安全可控软件产业生态。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依托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等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办公软件等,大力发展平台化软件和新型信息服务。支持江门、肇庆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服务和配套产业。

8.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推动省市共建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化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协同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加强超高清视频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探索互动式视频、沉浸式视频、虚拟现实视频、云服务等新业态,拓展新体验新场景,研究制定内容制作、数据传输标准和行业融合标准,构建技术、产品、应用、服务一体化生态体系。

9.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围绕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肇庆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动生物信息技术发展,促进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监测预警、病毒溯源、新药筛选、防控救治等方面的拓展应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疗”关键技术研发及相关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靶点发现系统、人工智能化合物合成系统、人工智能化合物筛选系统等,缩短实验室研发周期。建立完善药物研发和健康管理平台,及时反馈药品使用数据,助力新药品研发优化。

10.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鼓励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加快自动化、智能化、单机多功能的食品生产及检测设备研发及应用推广,支持企业通过数字化管理带动生产流程化、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强化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提升品质检测能力,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维码、数字标签等技术实现供应链优化和全流程溯源,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推动建立数字化仓储及物流配送体系。强化数字化营销与制造,提升柔性制造能力,缩短新产品研发上市周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1.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围绕逻辑综合、布图布线、仿真验证等方向,加强数字电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软件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模拟或数模混合电路EDA工具软件实现设计全覆盖,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软件。推动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封装设备、微结构阵列超精密加工机床、3C机器人等高端电子制造设备及智能集成系统应用。加快研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仿真设计、厚/薄模关键工艺、可靠性提升控制技术,提升封装测试加工环节数字化水平。

1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打造高端数控精密加工装备和激光装备产业基地,加快高档数控系统研发应用,推动安全可控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与高端数控机床的适配应用,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装备运行状态监控体系。促进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航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等环节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支持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车间。

13.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围绕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机器人产业基地,开展智能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和数字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建设人工智能、感知、识别、驱动和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研发平台。支持研究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故障诊断与远程运维、运动仿真、轨迹生成等数字技术,探索视觉、力控等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数字集成应用软件的研发。加快研发和推广机器人开源操作系统,构建开发者生态体系,促进二次开发和集成创新应用。

14.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制造、金融、供应链、电子存证、产品溯源、数字版权等应用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推广的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充分发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与计量等量子信息关键技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高性能计算、信息安全存储和传输等技术应用,有效提升高端产品设计、制造控制、物流和供应链优化等环节效率。

15.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地为引领,突破高通量制备、表征和服役性能高效评价技术和装备,建立以材料数字化为基础的材料基因工程,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加速推动智能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高分子与精细化工新材料、稀土及先进功能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发、中试及示范应用,推进产用平台、测试评价平台、参数库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等数字公共平台建设,辐射带动汕头、韶关、梅州、惠州、汕尾、江门、肇庆、清远等地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16.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建立数字化风场,建立风机终端和设备状态智能监测感知系统,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风电资产的数据分析、管理及优化。推动核电经营管理数字化、流程化,实施核电全寿期数据管理和智能管理。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微电网技术体系。提升从氢气制储、加运到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进人工智能与电力领域深度融合,提高全省电网侧、用电侧智能化水平。

17.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引领,推动基于数字接口的精密激光智能装备、增材制造高端装备研制,强化激光软件系统的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增材制造在三维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等方面融合创新,促进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与汽车、模具、核电、船舶等产业深度结合,打造激光与增材制造领域集产品设计、基础材料、专用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与系统、应用技术与服务等为一体的全流程数字产业链。

18.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家电、服装、玩具等行业,以工业设计引领制造和消费,鼓励设计企业参与制造全流程协同创新,推动设计机构、设计企业走进产业集群,加强与制造业企业在品牌创新、技术研发、功能设计等方面深度合作,发展创意设计、仿真设计等高端综合设计服务。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开展数字化营销,在线展示生产工艺流程,促进品牌形象塑造和在线引流销售。推动数字创意与生产制造融合渗透,发展基于精品IP(知识产权)形象授权的品牌塑造和服装、玩具等衍生品制造,提高产品附加值。

19.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研究建立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系统,综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工业APP和工业机理模型,推动企业构建快速感知、全面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等数字化能力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节能环保行业创新融合,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高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及更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发挥在测试系统、超声波探伤仪、全自动生产在线监测系统等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设备领域优势,提升设备接口通信、物联网连接、嵌入式软件技术水平,强化设备采集、通信、协同能力,提高精密仪器设备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进一步促进新型传感、测量、控制、数据采集等技术数字融合应用,推动精密仪器设备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四、实施四条转型路径

(一)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成应用创新。

“一企一策”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进一步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推动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业务流程优化升级。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行业企业辐射推广。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集团管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国资委、通信管理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以下内容负责单位均含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二)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

“一行一策”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普及应用,加快“上云上平台”,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分行业制定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产品目录,推动企业应用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采取“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上云上平台”门槛和成本。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深度融合行业知识经验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梳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发掘一批优质应用产品和优秀应用案例予以全面推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

(三)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数字化转型。

“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面向产业园、产业集聚区企业,实施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链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围绕资源共享、协同制造、场景共建等方面开发并推广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面向重点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落地,发展中央工厂、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集采集销等新模式,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通信管理局)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