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大动力足 英中小企业迫切来华寻机会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吴睿婕  2018/8/29 8:36:58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资源匮乏、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渐显现,包括中国和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探索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上议程。

英国在2017年11月发布的《产业战略》白皮书中提出,老龄化社会、绿色增长、移动运输技术和人工智能是未来英国需要重视的四大挑战,政府将针对这四大挑战,促进新技术开发,确保英国抓住未来的全球性机遇。

而中国也正不断加速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德勤最新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SuperSmartCity:HappierSocietywithHigherQuality)指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有1000多个,而中国试点城市最多,已达290个。

英国国际贸易部投资部长格拉汉姆˙斯图尔特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造智慧城市,其实是对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系列考验和挑战。中国和英国在创新领域都有很强实力,分别在亚洲和欧洲首屈一指。“努力应对城市问题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机会,促进经济和城市健康发展,以及彼此间互相学习。”

目前,从政府到企业层面,中英两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展开了一系列合作。英国有良好的创新基础,中国则有广阔的腹地,提供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双方2015年便签署了中英智慧城市合作备忘录,并推进探讨智慧城市标准化合作框架。2017年,总计有10个中英合作的创新项目从英国国家创新局(InnovateUK)和上海科技委员会获得资金,其中,与智慧城市有关的项目涉及污染治理和绿色基建等领域,共获得了超82万英镑的项目基金。

不过,作为前沿科技产业,智慧城市项目仍有较高风险和较强不确定性,中英合作方仍需加强沟通,清楚认识并共同承担潜在的风险。

与此同时,英国中小企业亟盼开拓中国市场。8月21日至8月23日,2018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其间,在“中英未来城市峰会—科技与创新助力城市智慧可持续发展”论坛中,英国未来城市创新中心带领一批英国中小企业代表来华,寻求与中国城市和企业代表合作的机会。

研发与应用优势互补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如何将城市发展规划和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并在其中找到平衡点。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政府未来城市战略主任GeoffSnelson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规划的重点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科技是帮助规划者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我认为多数技术都关系到信息采集,包括人流、交通或建筑等各方面的信息。如何准确和快速地掌握这些信息,以便城市管理者能实时地对在城市中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甚至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预判,采取防御措施,这是很重要的。”

英国在发展智慧城市技术和试验领域已是佼佼者,许多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项目。普华永道2017年7月发布的《未来已至:城市敏捷度指数》对全球各大城市高新科技应用程度进行了排名,伦敦排在第2位。

Snelson所在的米尔顿凯恩斯市便是无人驾驶领域的先行者,自2016年起就开始在城区路面测试无人驾驶项目。市政府还与福特、捷豹路虎等汽车公司合作,在市区推进无人驾驶技术道路试验。此外,英国牛津郡的大型高科技公司、高校和社区团体也联合设计开发了“智慧牛津”项目,希望建立一个更加紧密连接的智慧城市。

而中国也正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便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点。以深圳为例,2016年,深圳出台《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6-2020年)》,力争到2020年构建起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形成高效便捷、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建设全程全时的公共服务体系,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多位受访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和英国在智慧城市上是天然合作伙伴,在技术研发和落地等各个环节均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英国未来城市创新中心国际关系开发主管(中国区)PeterYoung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世界上各大城市对智慧城市服务有着庞大需求,“特别是中国,中国人口众多,有巨大市场,同时中国也真正有动力利用技术来解决问题。我们希望英国专家与中国专家合作,鼓励企业一起创新,为城市提供新产品。”他说道。

具体来说,英国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和技术实力,而中国有广阔的应用场景。Snelso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是两个阶段,中国广阔的腹地可为技术提供更全面的应用场景,能更准确地测试技术能否在长期应用中取得效果。“合作中我们还可以把技术放在中英两国不同城市中落地试验,这样才能研发出强有力的产品,并且在世界各大城市中应用。”他说。

各个层面合作陆续展开

目前,中英两国已在政府层面上开始合作。2016年,中英签署了《中英智慧城市标准化合作框架》,旨在推进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制定、加强城市间交流、开展标准化培训。城市层面上,2017年米尔顿凯恩斯市和银川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并签署了《智慧城市合作谅解备忘录》。

而在学术机构和企业层面,双方的合作也陆续开展。2017年,牛津大学PEAK未来城市项目在中国展开,项目联合北京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重点研究城市形态和技术变革等关键领域。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在全球多个国家部署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对英国各大城市进行评估,发布英国智慧城市指数报告,并投资了米尔顿凯恩斯市的智慧城市项目。

当然,双方的合作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探索存在许多不确定性。Snelso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智慧城市项目风险较高,一个项目可能研发后无法成功应用到现实中,“在如此前沿的领域,企业和政府都要做好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

同时,由于智慧城市项目普遍研发时间长,会要求合作伙伴间保持良好且频繁的沟通,以跟踪进度。“从初步沟通,到真正下定决心共同花三至四年时间研发一个项目,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双方需要开放、坦诚地交流项目存有的风险,而不是只讨论乐观的一面。”Snelso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认为政府和企业还可以和不同的伙伴进行合作,在不同的地方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担风险。”

除此之外,许多英国中小企业开辟中国业务仍有难度。目前中英两国在智慧城市上的合作多存在于政府和大型企业层面,许多中小企业致力于研发某一特定领域的前沿技术,但苦于无法迅速开拓中国市场,找到合作伙伴。“大型企业来中国可以马上设立办事处,独立工作,但对只有20至30人规模的中小企业来说,这很困难。”Young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称。

为帮助这些英国中小企业寻找潜在的中国合作伙伴,英国未来城市创新中心在英国征集了各大智慧城市创新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合作意向,并针对中国市场发布了《英国未来城市企业合集》(下称“合集”)。中心筛选出38家具有潜力的智慧城市创新企业,它们都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城市和企业建立新的或加强现有的合作关系。

英国未来城市创新中心CEONicolaYates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这38家企业已研发出了实际可操作的项目,而不是只谈愿景。“这些项目可以马上在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扩展和部署,各自代表着不同领域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城市规划、数字政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我们筛选时特地顾及更多领域,以便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英国企业信息。”

Young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对英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比起寻求与政府合作,寻找合适的企业伙伴是更加有效的路径。“双方也许会先试行一到两个小项目,再探索是否要进一步拓展合作。我们也已经和不少本地企业相约会面,看是否可以有所收获。”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