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副所长李立理:
充电基础设施3大关键词
能源与交通之间关系密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带动充电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关于充电基础设施,我想谈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扬长避短。从供给侧来看,要发挥充电站的独特优势——电力安全、灵活和易获取的优势。要做到四个结合:公用设施和专用设施相结合;充电设施和停车设施相结合;充电服务和互联网相结合;充电设施和智能电网相结合。
第二个关键词是先易后难。从需求侧来看,要抓住用户的本质特征和阶段性特点。对自有车位而言,要解决车位电气化、充电智能化问题。对没有固定停车条件的车主,一是建设各种公共充电设施,二是专用充电设施的分时共享。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在技术方案、运营机制、投资回报方面挑战较大。
第三个关键词是由点及面。待新能源汽车全面推广开来,充电桩产业配套全部做好,还有较长时间。建议加强产业链各方合作,在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深耕细作,尽量做到点上突破。依托点上的积累,未来几年将会在全国更大市场快速复制,行业真正进入全面开花的快速发展期。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
领跑者项目促光伏发电成本下降
领跑者计划的实施背景是,我国光伏产业在项目开发建设和设备制造方面,已位居世界首位,但随着产能放大,面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先进产业在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影响到整个行业升级。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光伏行业面临经济性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的要求。此外,随着新能源进一步扩大,产业、服务体系也要适应新能源的规模发展。
领跑者计划为何能将电价降下来?一是,入选领跑者计划的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都有严格要求,从而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土地利用率。二是,通过遴选优秀开发企业,从勘察、设计到建设、运维,提升整体效率,提高光伏发电能力、盈利能力。三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领跑者项目中通过加强规划、地方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等便利因素,开发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设备选择、项目建设上。四是,对管理提出要求,有质量监督、信息监测、项目后评估等,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行。五是,在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矿山综合治理等方式,带来多方效益。
领跑者项目达到的效果:该项目以技术领先为评优标准,鼓励合理降价,通过市场竞争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探索平价上网路径。客观来讲,领跑者项目集成了优秀开发企业,统筹考虑各种有利条件,但还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领跑者电价并不代表标杆电价,但对标杆电价的形成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徐小东:
分布式清洁能源潜力可期
针对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环境压力以及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偏低的问题,发展分布式能源是一条重要途径。
当前分布式天然气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已建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85个,总装机108万千瓦;以海岛微电网、城市微电网以及偏远农牧区微电网为代表的微电网系统也有很多项目;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2015年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1374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就占到208万千瓦。
但我国分布式清洁能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依旧面临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单独供能、难以协同,各能源品种之间供能、用能难以协同,设备利用效率不高;二是关键技术未突破,比如其中用到的储能电池技术以及天然气微型燃机技术;三是投资较高,整体经济性较差;四是运营模式需进一步探索,目前运营模式比较单一,存在体制机制约束;五是补贴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分布式清洁能源前景:天然气方面,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达3650亿立方米,需求约为3100亿立方米,如将这550亿立方米的富余天然气转化为电力可新增3400万千瓦装机,其中分布式天然气将占重要地位。预计2020年光伏装机总量达1.1亿—1.5亿千瓦,将是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
在我国能源的发展方向上,要通过综合能源利用、储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理、智能电网等技术构筑具有多能融合、系统高度集成以及智慧能源特征的分布式清洁能源系统,实现清洁、低碳、高效和可靠性的能源供给。在发展模式,可将供能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引领区域内能源供需统筹发展,通过泛能微网技术构建多能互补,高效智能的区域能源系统,互联互通、整体协同,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
以创新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局面
目前,协鑫的多晶硅、硅片产能已分别突破10万吨和15GW,太阳能电站排名位居全球前列,风能发电、天然气发电等领域实现多能并进的总量跃升。在这背后,科技创新是驱动企业发展快速健康的关键所在。以多晶硅为例,通过协鑫及整个行业的协同努力,生产每公斤多晶硅的成本从10年前的165美元下降到11美元左右,“十三五”时期可降至8美元。2016年,协鑫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动,实现了光伏行业上网电价的大幅下降,加快了平价上网时代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