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欧洲,一个完全基于用户自愿选择而非政府强制的绿色电力市场已经形成。全社会普遍意识到绿色电力带来的好处,如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因而社会公众及企业大多愿意花费相对较高的价格购买绿色电力,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宣传绿色电力的优越性及其积极意义,就能培育更为广泛的绿色电力消费群体,为绿色电力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对3000名能源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的受访者愿意购买绿色电力,超过40%的受访者愿意每月增加10至30元钱购买绿色电力,我国社会公众绿色电力消费的意愿甚至高于欧美国家。
国外绿色电力市场的开发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绿色电力认购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绿色电力发展的一个新切入点。在绿色电力领域,还有很多相关的价格机制和政策可供我国借鉴。不同的价格机制和政策对我国的适用性不同,应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力、产业发展、电力市场发展等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进行选择、融合与创新,构建新模式、新机制。
绿色电力市场实验:可借助VR技术
十七年前,作为华北电力市场实验室负责人,伴随着服务器轰轰隆隆的声响,我经常做电力市场相关实验,研究市场模式与机制,分析电力交易运营态势,从而形成了《东方的复兴:电力市场交易通论》书稿的构思。
扎克伯格在其办公室旁边就设置了虚拟现实实验室。10月6日,扎克伯格演示了虚拟现实场景下的远程社交、多人互动和视频通话。演讲中,扎克伯格不仅与两个同事穿梭于海底、火星、大会现场等不同的虚拟世界,还在虚拟现实与老婆秀恩爱、通视频、玩自拍,展现了沉浸式的“面对面”交谈、场景和空间随意切换、更自然的动作和交互、各种社交功能的无障碍使用等。
我们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类现代科技,使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等新技术,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实验。打破空间限制,组织各地人员进行推演,促进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反馈,群策群力,共同研讨。根据绿色电力市场实验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绿色电力市场运营场景,形成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创造良好的参与性与可控制性。变换绿色电力场景与空间,设定时间周期,测试相应规则、措施的适用性,观察市场的动态发展,为政府部门、市场运营机构及各类市场主体辅助决策提供服务。进行更为缜密细致的考证,设计更为完善明晰的方案,构造绿色电力市场的未来前景,坚定我们的信心,明确前行的方向。通过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实验,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减少决策失误,确定绿色电力市场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范围开发、配置和利用,推进能源供应总量的结构优化,实现清洁发展,治理雾霾污染,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苏州人杰地灵。苏州籍两院院士目前有111位,院士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古时苏州一直以“状元之乡”闻名全国,出了45名文状元、5位武状元,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苏州很美,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诗仙李白、诗王白居易及杜牧、刘禹锡、王安石等都在此留下了美妙诗篇。大家可以在苏州青山绿水之间行走,做一做头脑实验。当年,孙武在穹窿山顶俯瞰姑苏大地,如同巨大的沙盘,从而完成孙子兵法一个又一个的构想。售电公司的朋友们可以在闲暇之余,也找找灵感,酝酿绿色电力售电兵法十三篇。
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解决难度很大,任重而道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确定自主贡献的目标,制定了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强度相对2015年降低18%,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20%左右。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曾经吟唱: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才能在沙滩上安歇?答案在风中飘摇。……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望见蓝天?答案在风中飘摇。
我们不需要如此迷惘地寻求答案。答案就在我们心里,答案就在我们手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电力行业更为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