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瓶颈?
当前各大中型城市根据国家要求都在推广“低碳出行、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如何确保公交车辆安全营运、高效营运,有效利用有限公交车辆和人员资源已成为困扰公交行业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
移动终端在公交领域能有怎样的智能化应用?又能解决目前公交运营企业遇到的哪些发展瓶颈和管理问题呢?
一、提高公交企业员工工作规范性
从公交运营史来看,长期以来公交行业习惯以人工路单作为车辆运营调度和统计依据,各种人为因素严重影响了营运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从而导致人车比难以降低,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使行车路单及车辆调度过程演进为信息化和图形化阶段,提高了管理的及时性与数据的准确性,使企业内的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按照相应规范来办事。
二、提高公交企业的运营效率
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通过有效而实时的数据信息采集,综合单车单人运营数据、各类营业收入数据、车辆油气消耗数据等,分析出的公交企业相关各项运营经济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采用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还将缩短出行总时耗、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和运营均匀性,从而使公交在同等出行距离条件下,相较其他交通方式,能提供更为便捷、迅速的运输方式,吸引更多的出行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三、提高公交企业的管理水平
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以计算机化的电子数据形式,采集和存储运营环节中的运行、维护和收支等信息,通过成本收益性指标衡量公交的经营管理绩效,对司机、车辆、线路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公交企业在不增加管理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四、提升公交企业的维修效率
公交企业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营运管理和机务管理,营运管理是挣钱的工作,机务管理是花钱的工作。在运力和客流没有太大变化的时候,“开源节流”就成了提高企业效益重要手段。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基于实际运营统计数据,为机务工作提供了相关公交车辆运行情况、乃至车身各部件的相关数据,让机务维系人员可以第一手获得公交车辆情况,能够有效地提升机务工作效率。
五、降低公交企业的意外事故风险
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系统从运营中的获取超速、事件、报警信息等,到车辆线路、里程的管理都统一规划,最后形成一整套车辆安全运营保证体系,从而保证了公交车的正常安全运行,能够降低车辆事故率,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乘车环境,同时更大大降低了公交企业因为意外事故造成的支出。
视频监控在公交监控领域的智能化应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运营管理和调度指挥的智能化
(1)实现公交车辆的动态监控和实时调度,解决以前人工手动调度的弊端。借助车辆实时定位、无线通信及电子地图、线路虚拟化技术,实现对线路运营车辆、机动车辆、检修车辆动态位置的实时监控和运行数据采集,从根本上提高调度监控系统对运营状况的实时掌握与应变能力,实现公交运营智能调度。
(2)实现多线路、多车辆的集中调度和区域调度,提高运营调度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调度人员的工作量和减少管理人员配置数量。
(3)实现路单电子化,逐渐替代现行手工填写的“行车路单”模式,调度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车辆运营调度和现场情况应急处理。
(4)提高车辆发车准点率,提高车辆运营安全水平,降低乘客们的投诉率,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5)实现灵活的分级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公交公司的规模可以设置不同的调度模式:总公司调度、分公司调度、车队调度、线路组合调度、车辆线路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