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骗补引发“后遗症”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沈佳苗  2016/10/19 9:54:26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新能源骗补门事件调查的深入,不仅会对单个企业产生影响,也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后遗症。首家因新能源汽车骗补被处罚的汽车上市公司揭开面纱。

近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对外公布了《关于收到财政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专项检查处理决定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上述公告显示:财政部对力帆股份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乘用车)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对此,法治周末记者尝试联系力帆股份,欲了解此次被处罚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曾秀丽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力帆乘用车作为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水平较弱,生产销售规模较小,难以维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说其是为了生存发展而选择骗补。

“被罚”早现端倪

其实,在今年初,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

彼时,力帆乘用车在央视报道中是疑似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十大车企之一。而这些被点名的车企的共同销售业绩特点是2015年12月单月产量均超过全年产量的50%。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集中销售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因为2016年国家开始实施的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根据政策,2017年至2018年,除燃料电池车外,其余车型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年至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针对上述情况,据媒体报道,力帆股份表示,关于骗取补贴调查,公司已积极配合四部委的调查,结果待其公布。

而之后,在9月12日,力帆股份曾针对网络上流传的一篇名为《网传近百家新能源车企骗补名单曝光!金额巨大》文章(以下简称报道)作出澄清。

力帆股份在澄清公告中指出,上述报道提及的力帆乘用车和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涉及“有车无电”及“销售车辆闲置”情况,公司经过查实后情况并不存在。

但是一个月后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内容和澄清公告内容自相矛盾。

根据力帆股份发布公告显示,2016年2月至3月,财政部组织检查组对力帆乘用车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

据力帆股份披露的内容,截至检查日,力帆乘用车申报2015年年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辆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扣除车辆重复统计因素,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08万元。

据媒体报道,针对公告内容,力帆股份董秘汤晓东表示,“补贴本只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一个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细节理解上还是有一些偏差,通过这次查处,能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骗补企业陆续受到处罚

其实,财政部早在2016年初就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涉及2013年至2015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

之后,在9月初,财政部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并且公开曝光5家“骗补”车企。

这5家骗补车企分别是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吉姆西)、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联合)、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万达)和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少林客车)。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