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电改的推进,特别是售电侧市场的逐步开放,售电业务逐步成为各路资本和相关产业的关注点,而在售电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如何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相关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与能源业务的融合,并且思考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可能,这是需要相关市场参与者和业务相关方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本文将从售电业务、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等多个角度,探讨售电和能源大数据的可能未来。
从售电业务看能源大数据
(一)售电业务的整体框架
应该看到,任何大数据的应用都离不开业务价值的引导,数据源于业务又反作用于业务,所以从业务架构的角度可以理解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价值需求。
从未来电力市场化以后的售电相关业务来看,其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未来售电相关业务是围绕电力市场这个核心,逐层展开,每一层内部业务相互贯通,层与层之间形成相互的关联交互。
第一个圈层的相关业务是电力交易、市场监管、需求侧响应交易、辅助服务交易、调度运行、结算等,是围绕电能及相关商品的交易、结算和调度,这是市场公共职能的部分。
第二圈层是售电公司的核心业务模块,包括能源金融、人财物管理、辅助决策、资产管理、客户营销、交易管控、能源调度等等。
第三圈层是围绕售电业务而衍生或者深化出的专业应用,包括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辅助决策、节能增效、运维外包、检修抢修、需求响应、负荷预测、成本管理、风险管控等,这些业务支撑起售电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业务中也构成了售电公司的增值服务业务,甚至不少售电公司已经从可以开展的增值服务入手去抢占售电的入口,比如节能增效、运维外包等。
(二)售电业务的轴线
从业务逻辑来看,未来售电公司的这些业务,是围绕着三条主轴线开展的,一是围绕资产而开展的资产过程管理,二是以能源过程为目标的能源管理与调度,三是以客户服务为核心的客户营销管理。这三条主轴线的管理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业务模块之间又不断交叉和融合。
(三)市场化与数据属性
从市场-数据的属性上看,我们可以把售电相关的主要业务按照以下的二维轴线进行分析,横轴代表的是市场化的程度,越靠左侧的业务,其公共属性越强,越靠右侧的市场交易属性越强;纵轴代表的是驱动的特征,越靠上则说明业务越依赖于数据进行驱动,越靠下则说明业务的流程驱动属性越强,于是可以得到以下的这样一张二维分布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未来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业务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的业务越来越依赖于的数据和信息化的支撑,而售电公司并不需要像现有电网企业那样建立复杂的业务流程,而是依赖于机器智能和数据分析去发现业务价值点,这也将成为售电公司核心竞争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