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一轮电改如何进行?
根据国家部署及陕西自身的现实情况,新一轮电改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力争在2018年底前初步建成电力市场化体系,并在榆林市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
第二阶段在2020年底前建立以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体系,实现全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具体从实施角度来讲,2016年,将组建股份制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对现有的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在省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由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组成,实行按市场主体类别投票表决等合理议事机制。
建立完善的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加强与华中、西南等电力输入区域省份沟通协作,更大程度地参与全国电力交易。打造神府、榆横、延安和彬长“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加快陕北至武汉特高压输电工程等外送电通道建设,扩大陕电外送规模,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优化配置。
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参照已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经验,结合陕西两家电网企业并存的实际情况,制定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开展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工作,测算符合实际的输配电价标准。
对居民用电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方案》中,对居民生活用电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安排。
一是居民生活用电列入优先保障序列,近期不参与市场竞争,原则上不参与限电,纳入用电计划。
二是推进电价交叉补贴改革,逐步减少工商业内部交叉补贴,妥善处理居民、农业用户交叉补贴,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销售电价分类体系。
三是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
针对居民普遍关注的电价问题,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成本变化,应“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