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导读: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靠“政策红利”,补贴是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但面对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一味依赖政策的“庇护”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上海高瞻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徐维翰表示,补贴退坡的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内功,更好降低成本。
补贴“退坡”,扶持政策收紧,但新能源汽车销售依然火爆,产业发展进入提升期。
上海高瞻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徐维翰告诉《上海国资》,补贴退坡的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内功,更好降低成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提升期,也就是行业调整期和机会孕育期。”
1、政策红利消失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靠“政策红利”,补贴是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但面对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一味依赖政策的“庇护”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为此,从2015年开始,补贴开始酝酿“退坡”。
2015年国家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2016年更是针对“骗补”进行了一次专项督查,使相关退坡政策更加细化。
据悉,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督查等有关情况,国家将对补贴政策进行三方面调整和完善。
首先,研究建立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等因素挂钩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当降低6m—8m、8m—10m等纯电动客车车型补贴标准,并改进补贴拨付方法;第二,工信部将研究提高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的条件,对现有目录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补贴产品的先进性水平;第三,推进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同步管理办法的出台,建立企业平均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挂钩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完成《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修订稿》,《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会尽快出台,并将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际情况调整补贴政策。
国家补贴“退坡”同时,各地补贴也在缩减。
4月,上海市出台《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2016-2017年)》,规定“除燃料电池汽车外,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按照累计销量逐步退坡”。其中,自2014年1月1日起,单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在上海市累计销售新能源乘用车达到并超过4万辆的,上海市地方补贴减半;超过6万辆的,地方补贴将被取消。此外,上海市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地方补贴从去年的3万元降低到1万元(累计销量不超过4万辆)。
4月底,深圳亦公布地方补贴“退坡”政策。《深圳市新能源公交车示范推广期运营补贴办法》宣布,今年投入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标准,将根据企业实际支付购车价适当下调。
2、挂钩目录
除了补贴“退坡”,相关部门还将补贴与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挂钩。
4月29日,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补充通知”,将原来的非强制目录变为强制目录。即已进入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的车型,必须同时配套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动力电池,才能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
目前,工信部已公布了四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不超过60家单体电池供应商入围,三星、LG等全球电池巨头未进入目录。
据悉,国内的新能源车生产商当中,除了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之外,少有自行研发电池的企业。大多数厂商都依赖于采购专门的电池供应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