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工业用电量约为100亿度,按照电价差为3分钱计算,仅仅珠海本地工业企业就有3亿元的利润空间和上亿元规模的税收。”孔华东表示,后续的售电增值服务,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对珠海的售电公司而言,他们的市场并不仅仅限于珠海。“企业取得售电资格后,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售电服务。”珠海横琴澳中电力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的售电市场是统一的,只要价格谈的拢,公司还可以为中山、佛山等地的企业服务。
售电改革的深入推进,对用电大户等工商企业而言,也带来利好。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就有900万度是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竞价购买。该公司配电主管叶先军介绍,6月份在电费上同期降低了65万元,一年下来至少能节省400万元。
叶先军表示,以前只能按照电网公司给出的统一定价。售电公司参与进来后,它们可以先向发电厂竞价,然后用电企业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向这些售电公司购电。如果售电公司给的价格太高,谈不拢,就不签订合作协议。此外,这个电价还是浮动的,每个月竞价一次。“如果你觉得这个月价格高了,你下个月可以叫价低些。”
“通过这种交易机制,企业一般都能拿到比电网公司价格更低的电。”曾鸣表示,推进售电侧改革,就是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提高整个社会的用能效率,让企业和社会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好的用电服务。
珠海盈德气体有限公司每年用电量在3.8亿度左右。今年该公司将拿出一半的用电量向售电公司购买。
“通过向售电公司购电,今年电费成本将降低5%左右。”该公司电气维护总监袁徜年说。
探路引导需求节能优化
近日,珠海印发了《珠海市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对售电侧改革提出多个要求,正式探路售电试点改革。
比如在售电主体培育上,珠海将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甚至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等组建售电主体,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化的售电企业,形成多层次的售电市场主体。
在彭立斌看来,随着售电主体越来越多,售电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售电公司的高收益会逐渐被摊薄,仅凭“低买高卖”模式很难持续。他表示,一方面要不断放开售电市场;另一方面售电公司要把更多心思放在用户身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用电服务和节能咨询。
“推进售电侧改革是为了引领新的用电需求,不能因为价格降低了,导致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不要了。”曾鸣认为,要将售电与用电服务相互渗透融合,引领用户侧新用电需求,使得用户的用电效率更高、清洁电能占比更高、更有利于节能减排。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售电侧开放初期,价格也是售电公司吸引用户的关键。而随着售电侧市场竞争的深入,售电公司的竞争优势除了价格外,更多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服务,或者产品和服务创新。
以美国OPower能源管理公司为例,其通过自己的软件,对公用事业企业的能源数据,以及其他各类第三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进而为用户提供一整套适合于其生活方式的节能建议。
“向工业园区及工商业客户售电只是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孔华东表示,今后将通过与大数据公司、能源技术实验室等合作,立足于服务珠海,进一步辐射珠江西岸,以能源大数据为切入点,为用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曾鸣建议,珠海如今拥有横琴自贸片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平台,“双自联动”的推进,将新增大量的用电需求。因此,可借助售电侧改革契机,激励售电公司和用户提高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模式,力争打造成售电侧改革的样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