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1344”:做强石墨烯产业的必由之路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矿业报网  作者:王琼杰  2016/8/10 10:48:39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近年来,我国石墨及石墨烯产业持续升温,相关产业政策、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在近日举行的2016内蒙古阿拉善石墨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记者专访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向琦。

记者:我国石墨产业基本情况怎样?

向琦:石墨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之一,是碳材料领域重要的分支。它既是传统工业(耐火材料、铸造、摩擦密封)的原辅材料,更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支撑材料。

我国石墨矿产资源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资源与产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内蒙古、四川、河南、吉林、陕西、福建等省区。我国是世界天然石墨产量最大的国家,石墨矿山企业约150多家,选矿、加工及制品等石墨企业约四五百家,主要生产低中高碳石墨、高纯石墨、微粉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纸(板)、球形石墨、石墨负极材料等产品。其中,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及湖南是我国石墨产品的主要产区,产量占全国75%以上。近5年来,我国石墨年产量在45万吨~65万吨的区间波动,每年石墨消费量近100万吨。其中,晶质石墨消耗量约50万吨~60万吨,主要应用于钢铁和铸造业、耐火材料、导电材料、铅笔、化工及汽车制造、密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石墨行业年产值约100亿元~200亿元。石墨价格近些年如过山车般经历高峰和低谷,目前市场需求不旺,价格处于低位,在3000元/吨左右。

记者:我国石墨产业发展呈现哪些特点?

向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源分布决定产业布局。我国石墨产业布局受制于石墨资源的分布,符合矿业开发的一般规律:从矿床发现到矿山建设,由产业发展壮大形成生产基地,以柳毛石墨矿、南墅石墨矿、兴和石墨矿、宜昌石墨矿等石墨生产基地为元素,形成了我国石墨产业的分布格局。

二是石墨开发由小到大、由点到群地发展。多数石墨生产区建设是从单个矿山开始,逐渐形成多个矿山群体开采的局面。例如黑龙江鸡西地区、山东胶东半岛地区、湖南郴州鲁塘地区、内蒙古兴和地区,在历史上均形成了一个矿床多矿并采的局面。

三是石墨加工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经多年的发展,随着对石墨深加工产业高附加值的追求和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石墨加工由初级产品延伸至高级制品,产业链得以延伸。以黑龙江萝北和内蒙古兴和为例,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石墨产地,萝北地区利用资源优势,逐步开发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等高新产品;兴和县瑞盛石墨以开发高纯石墨制品及柔性石墨制品等新型材料为主。

记者:我国石墨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向琦:我国越来越多的石墨深加工企业,开始在下游产业用户企业所在地直接建厂,生产其所需产品。例如生产柔性密封材料的浙江国泰,生产天然球形石墨的上海杉杉和深圳贝特瑞,都建立在沿海地区,远离石墨产地,主要依附于下游产业。随着石墨产地经济的发展,多数地区制定石墨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深加工产业园区,一方面鼓励本地采选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深加工产品;另一方面吸引下游产业来园区建厂,直接生产所需产品。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安全、环保的整治力度,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投入不断加大,企业用工不断规范,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保护资源、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石墨矿山企业、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产业集中度低;石墨应用领域广泛,但除了耐火材料、铸造、密封材料等传统工业领域外,其他新兴市场与领域尚未完全打开市场需求空间,石墨需求量小;产能过剩,石墨精粉生产能力120万吨~150万吨,目前,产能利用率仅为50%~60%;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耐火材料、铸造、密封材料等传统工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滑,石墨企业欠款极为严重,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流动资金短缺;石墨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压力逐步增大;短期内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新产品与新应用领域有待拓展;大企业集团与资本市场对石墨资源的投资热度高于石墨深加工制品生产与研发投资,现有石墨产业规模与体量无法支撑与消纳大规模资金的投入。

记者:我国石墨产业该如何发展?

向琦:一是推进资源与企业兼并整合,扶持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石墨产业转型升级。石墨产业要紧跟下游领域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新产品及新兴领域,不断培育石墨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拓展多元化市场应用领域。石墨行业急需应用领域支撑发展,急需扩张到1000亿元产值的规模。四是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要协同创新,以需求为牵引,加快上下游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加快新产品以及加工技术、应用技术的协同开发。六是完善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监管,促进石墨产业健康发展。建议有关企业从高成本抢占资源、热衷资源转让交易中,转向脚踏实地发展石墨产业,拓展多元化市场应用领域,做强做大石墨产业,促进石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记者:我国当前的石墨产业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向琦:2010年,欧盟委员会在分析41种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和供应风险的基础上,将石墨列为14种“对欧盟经济影响生死攸关的原料”之一。2012年上半年,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开展了《石墨产业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该《规划》提出:

一要实现清洁高效开发。应遵循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实现集约、高效的无废、无害、无污染生产。在采矿环节,开发应用能耗低、环境友好、生产能力强的绿色保护性开采技术和工艺,研制自动化、大型化的石墨矿专用开采装备;在选矿环节,开发高效清洁且能保护石墨大鳞片的浮选技术及工艺,研制全流程自动化绿色选矿系统;在资源综合利用环节,开发应用适用于石墨及伴生元素综合回收技术、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矿山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在提纯环节,开发节能环保型提纯技术工艺,研制配套的大型连续式提纯装备;在深加工环节,突出应用导向,充分利用高技术增加石墨产品的价值。

二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需要突破动力型和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和成型技术,攻克核反应堆用各向同性石墨、锂氟电池用氟化石墨的制备技术等。在环保领域,需要突破低硫高抗氧化可膨胀石墨的制备技术,研制用于油污处理、污水净化等民生领域的高效吸附材料,开发高强型、高导热型、缓蚀型、超薄型、高纯型、高导电型等系列高端柔性石墨密封材料。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