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区交易问题
跨省跨区交易是个国家级电改的题目,成立北京与广州两个国家级交易中心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贵州在跨省跨区交易再一次走在了前面,2016年签约跨省区交易电量达到60亿千瓦时,而第一单跨省的交易则是由贵州华电桐梓发电厂与重庆乌江实业公司签订,而这60亿千瓦时的电量也占据了全省交易电量的14.3%。
实际上今年贵州跨省区交易还有另外的30亿千瓦时的电量没有涵盖其中,这就是“黔电送深”,由织金电厂送去发改委批复交易,主要的问题外界猜测的是可能价格关系没有理顺。之前60亿千瓦时更多的是南网与贵州周边小网的结算交易,小网到用户的输配电价比较灵活,又有着高度的定价自主权,方便达成交易意向。而“黔电送深”实质上是贵州网与深圳网的交易,都是在南网内部,就会有独立核算和国家批复输配价格上由利益分配的问题,就会比较复杂。
贵州售电情况介绍
下面给的列表是截止到2016年5月的售电公司的名单,贵州省已注册的售电公司有38家,其中贵安新区有11家。按照贵安新区设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认缴资本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就可以参加市场交易。从贵州省售电公司名单中可以看出,贵安新区11家售电公司(名单中序号238至248)注册资金均达200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这几家售电公司都可以参加市场交易。但从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以来的交易情况来看,并没有售电公司参与市场交易。
2015年,全省498家电力用户和16家发电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交易电量172.42亿千瓦时,占省内售电量的20.4%,减少用电企业电费支出10.17亿元。
2016年截止日前,全省941家电力用户和22家发电企业参加了年度双边协商直接交易,签约电量达356.7亿千瓦时。
个人总结
贵州电改有着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如下
1.水电的地位比云南的要高的多。一是主要在于水电在贵州没有绝对的过剩,二是水电被电网公司看做是交叉补贴的根本,所以水电入市这步要怎么走,值得关注。
2.售电的特殊性。贵州的用电大工业比较多,属于一种用电多,户数少的情况,用电企业会对用电成本的关注度比广东的要高,售电公司的切入会比较困难,所以在贵州想继续向广东那样暴富会比较困难。
因此贵州对售电公司是的业务开展会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
3.如何在没有利差空间且无法形成结算电费现金流的情况下能盘活那些纯的售电企业。其实这个并不是单纯的贵州问题,而是涉及到电改省份普遍都有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售电侧的改革依旧只会是一个壳,在各种利益都被封堵下,社会资本也会远离售电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