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据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中电联发布的2012~2016年1~5月分年度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看,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但保持稳步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在持续发展中实现了较好的结构调整。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影响力度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影响力增大,随着这两部分的用电量逐年增加,预示着中国经济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从传统制造业向信息传输、计算机等高新领域及金融、商务等服务领域逐步转型。
就2012~2016年1~5月全社会用电总量来看,其中2012、2013、2014年这三年处于相对较高的增长趋势,同比增长率均保持在5%左右,平均年增长约1000亿千瓦时。而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急速下滑,年增长率仅有1.1%。2016年增长率为2.7%,增速有所回升。到2016年1~5月全社会用电量已增至22824亿千瓦时。

虽然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但总量仍保持逐年上升,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中。
分产业看
2012~2016年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处于小幅波动状态,用电量基本保持在335~365亿千瓦时之间,在经过2012、2013年两年连续增长之后,2014、2015年用电量处于负增长状态。但值得欣喜的是,从2014年开始,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速迅速回升,截止到2016年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增至367亿千瓦时,增幅达9.6%,是历年来最高。而第三产业与城乡居民用电量近五年来逐年攀升,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例也不断增大,在经历了2014年增速下滑之后,2015、2016年两年增速也开始逐年提高。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2012年1~5月仅有222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11.3%,到2016年达3077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占比增至13.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4.3%。城乡居民用电量五年来增加了648亿千瓦时,从2012年的2610亿千瓦时增至2016年的3258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量所占比重也从2012年的13.3%增至2016年的14.3%,据2016年1~5月全社会用电量统计数据分析,城乡居民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增至 40.8%。

第一、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量的增加说明国家对于农用、商用及民用电网的建设力度加大,同时电力可靠性逐年稳步提升。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用电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0.5小时/户。其中,城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4.08小时/户,农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2.74小时/户,虽然可靠性稳步提升,但城乡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仍相差8.66小时/户。随着“十三五”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加大,农网升级改造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用电可靠性,届时,第一产业用电量也会随之增加。随着第一、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预示着全社会用电量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说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正在稳步进行。
尽管第一、三产业及城镇居民用电量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第二产业依旧是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主导基石,其增长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就2012、2013、2014年三年来看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增长率可达到4.5%,每年平均增长645亿千瓦时,而这三年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率约为5%,这说明第二产业用电量的增长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2015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急速下跌甚至出现负增长,截止到2016年5月底,第二产业用电量有所回升,达到16121亿千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