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有人说售电公司就是个皮包公司,有人不看好售电公司生存前景,有人观察了售电侧进展后认为售电公司可有可无。过早下结论是个不太好的习惯。有几个成功者当初是被看好了的?连子弹都需要飞一会儿……
我始终认为,不是每个用户都可以到电力市场上博弈的,即使市场规则赋予每个用户权利。电力市场专业化的分工就注定了售电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它的价值将随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逐步显现,直到无可替代,无可辩驳。
售电侧市场,就是一个零售市场。现在我们搞的售电侧改革试点,现阶段就是个纯电量交易,要等到需要批发市场了,才会搞实时现货市场。当前做零售市场的意义,就是把用户逐步过渡到市场化交易的方式上来。形象的解释就是,把除了社会普遍服务的电量以外的电量,也就是工商业电量,从电网企业的锅里,舀到售电市场的锅里。当然,售电市场锅里的相当一部分用户,将会选择与电厂直接交易。当通过市场化方式用电的用户到了一定规模时,市场就会提出建立批发市场,进行实时交易的需求。
也就是说,售电侧改革的实质,就是售电主体与电网的短兵相接,是按电改精神对电网统购统销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当市场化交易电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市场化改革就会进入不可逆的临界点。
谁会成为天平上的那关键的一个砝码?我很好奇。
六
恒心,比信心更重要。
市场上永远都有乐观、悲观和中庸派。前人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对重庆的售电侧改革充满信心。而相对于信心,恒心更重要。
“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
改革要杜绝一种“幼稚病”——试图用理想代替现实,心急火燎地希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售电侧改革不可能速战速决,不是短期行为,少则五年十年,整个电力体制改革,多则一代两代人。
从宏观政策层面上讲,电改是大趋势所需,即使有波折,也会朝着目标向前推进。从地方改革的大环境而言,从书记到市长到部门,再到具体到工作层面,上下一心,可以说,重庆电力体制改革的环境是非常务实和难得的,会让很多地方羡慕。
重庆电力发展到今天,物质基础条件也还不错了。直辖十九年来重庆电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而重庆电源当前及相当一个时期将处于相对富裕的阶段,非常适合推进改革。要说欠缺的,其实是政府部门的监管队伍和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重庆售电侧改革还有一个微观层面的优势,就是值得一说的售电公司——重庆两江长兴售电公司,它从一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卓尔不群的气质。大股东长江电力,早在2011年就投资了葡萄牙电力,为电力的市场化竞争做准备。两江新区是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它的投资平台是第二大股东。三股东聚龙电网是重庆重要的一个地方电网公司,有相当的市场经验和影响力。四股东是重庆的民营资本,非常具有市场意识。可以自豪的说,国内售电公司,当看两江长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