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新电改
在2002年启动的上一轮电改中,体量庞大、角色特殊的国家电网,亦如其他类似角色的央企一样,不时成为争议对象。
2015年,以中共中央发布的“9号文”为标志,新一轮电改启动。在9号文中,此前一轮电改提倡拆分电网的“输配分开”不再被强调,新的蓝图变为“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其核心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
对于国家电网来说,核心变化在于电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将从之前的“吃购销差价”,变为“准许成本+合理收益”。
不断增长的利润,经常引来“暴利”的指责。事实上,在电网“吃差价”的盈利模式中,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都受到国家发改委的严格监管,并非电网公司决定。
新的电改形势下,电网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同时售电侧迎来竞争。“放开两头”,指放开发电侧与售电侧。在上一轮电改中,发电放开已经完成,此轮电改中放开售电侧,将对国家电网产生影响。
售电侧放开,被视作此轮电改的最大红利,将引入多元化的售电主体,打破电网企业单一购售电的局面。
在“9号文”发布之后、售电细则出台之前,业内人士表示,不希望电网公司进入新的售电市场。不过,2015年11月底发布的电改配套文件《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三类售电主体第一类依然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电网并未被排除在外。
这一结果表明,电网公司对此轮电改议题依然有巨大影响力,也意味着此轮电改进程并不激进,而相对现实。由于有着大量的专业人才储备和传统客户优势,电网公司依然被视作未来售电市场最有力的竞争者。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00家售电公司注册成立,其中既有国有发电集团成立的售电公司,也有民营资本进入。原有电网公司员工频频跳槽到售电公司的现象,已经不是新闻。
参考国外电力市场经验,售电市场竞争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并且要求售电公司能够提供较好的增值服务。体量巨大的国家电网,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仍有待观察。
与售电侧放开密切相关的,是电力交易中心的成立。今年3月1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京挂牌,主要负责跨区跨省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运营。与南方电网公司辖区内的广州交易中心不同,北京交易中心是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组建,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则是南方电网公司持股66.7%,南网辖区内五省区政府所有的电力能源投资企业参股。
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挂牌之后,国网经营范围内省交易中心也不断成立。据官方发布消息统计,截止目前,已经成立了15个省级交易中心。
“管住中间”,意味着国家对电网公司的监管,将从之前的间接监管价差,变为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对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的直接监管。
输配电价因此迎来改革。截止今年3月底,发改委已经先后批复了云南、贵州、安徽、宁夏、湖北五省区电网首个监管周期输配电准许收入和输配电价,五省区输配电价成本平均核减比例达16.3%,合计降价空间55.6亿元,全部用于降低终端用户电力用户价格。
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根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表态,今年将会将12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纳入输配电价改革新增试点范围,并力争2017年覆盖全部省级电网。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输配电价改革实现了电网企业监管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强化电网企业自我约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业界看来,国家电网在新电改启动一年后进入交接班程序,有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业界人士多认为,国家电网在此轮电改启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已经争取到较为有利的位置。
随着电改的配套文件不断下发,“十三五”期间,中国电改必将逐渐进入深水区。舒印彪执掌的国家电网,正是新电改的焦点。面临盈利模式的根本变化和未来售电市场的竞争,国家电网如何应变,将很大程度左右电改进程。
应变中国能源结构大转型
刘振亚任内,特高压的争议一直如影随形。业界一度不看好的交流特高压方案,近年来因为治理雾霾等因素的推动,项目正逐渐落地。
中国的清洁能源,呈现出供应与消纳区域不匹配的特点。中国的清洁能源装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水电和西北部的风光,而能源消费则集中在东部沿海。这样的矛盾,给了国家电网以消纳清洁能源必须建设特高压的理由。
尤其是雾霾问题,在2014年前后逐渐引起国民高度关注,这一年也是特高压发展的关键一年。2014之前,国网开工了四条特高压项目,其中两条交流特高压均是示范工程。
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通知》,其中,国家电网的八条特高压线路(四交四直)被列入。
借助治霾,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终于获得主管部门认可。到2015年12月,随着锡盟-泰州和上海庙-山东两条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开工,国家电网列入大气防治计划的“四交四直”八条特高压线路全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