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用电量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通过用电量增长情况可以研判经济走势,今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长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更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用电总量、用电结构和分地区用电量的分析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用电量增长总体向好,反映经济出现企稳迹象。
一、用电量增速有所回升,经济出现企稳迹象
2015年下半年,受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以及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GDP增速从上半年的7%下降至第三季度的6.9%和第四季度的6.8%。受此影响,我国用电量增速也从上半年的1.3%下降至第三季度的0.1%,第四季度用电量负增长0.4%。当时不少观点认为,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电力需求可能继续负增长。
2016年4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用电量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用电量约13524亿千瓦时,增速并未延续去年下半年的下行趋势,反而回升至3.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环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通过测算,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今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回升:第一,由于经济增长带动用电量增加约205亿千瓦时,拉动用电量增长约1.4个百分点;第二,2月为闰月,一季度日历天数同比多1天,增加用电量约150亿千瓦时,拉动用电量增长约1.1个百分点;第三,今年一季度气温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如今年1、2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同比分别偏低2.2摄氏度和1.4摄氏度),带动采暖电量增加约70亿千瓦时,拉动用电量增长约0.7个百分点。
3月份,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5.6%,增速比前两个月回升3.6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运行有所企稳,3月份的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此外,还受到2015年春节因素导致基数偏低的影响。我国春节因素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一般会从农历腊月十五前后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前后,期间用电量走势呈“V”。
总体来看,即便剔除闰年天数差异与气温偏低两大因素影响,用电量也从上年第四季度的“负增长”恢复到今年一季度的“正增长”,表明用电量增长总体向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经济运行出现企稳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