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将特高压升级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一直在推进的这个宏大设想有了重大突破。
3月30日,记者从2016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获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当选合作组织主席,组织总部落户北京。同时,国家电网、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在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这意味着由中国发起推动的能源领域首个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20年实现国内互联
特高压一直是国家电网在逐步推行的,随着特高压升级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国家电网则进一步计划在2020年实现国内电网互联建设。
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3月30日,据刘振亚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方式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各阶段可结合实际协调推进。从现在到2020年,重点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到2030年,重点推动洲内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重点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务院国务委员王勇则指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各方面,需要世界各国、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开放共享、加快技术攻关、推动共建标准、确保网络安全,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记者了解,国际能源署将与国家电网成立专家工作组,共同探讨特高压技术以及未来大电网互联、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潜力,构建一个全球的能源互联网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互通。
“大规模输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解决未来能源供应问题非常重要。适应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必须重新设计和建设电网,才能够充分挖掘全球电网互联的潜力。” 国际能源署署长毕罗尔称,根据分析研究发现,40%现有输电线路已经老化面临淘汰,所以现在是一个重新修建输电线路和输电基础设施很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