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和前沿,新疆有意积极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建设,利用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进行电力合作,实现共赢。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助理赵志强14日就这一话题接受了中新网记者专访。
全球能源互联网新疆是重要一环
由于各国的能源资源禀赋、能源生产条件、能源利用结构等具有差异性、多样性、互补性,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使各国或各地能源资源各展其优、各挥所长、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可以通过能源资源的互补优化,充分发挥个体优势,优化提升配置功能,进而形成全系统优化,实现互补增值。
全球能源互联网实施分为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是2020年实现国内互联,第二阶段是2030年实现洲内互联,第三阶段是2050年实现洲际互联。据赵志强介绍,具体到新疆而言,目前,已经开展工作的项目有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准东-成都±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及中(中国)巴(巴基斯坦)联网工程。
其中,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已于2016年1月11日开工建设;准东-成都±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第一版可研已完成评审,正在结合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调整完善。
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和准东-成都±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还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工程投运后,将促进新疆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有力保障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也将有力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已开始研究中国与巴基斯坦联网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东边连接着繁荣的东亚经济圈,西边进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分布的大多是新兴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差,缺水、缺电、缺道路,提升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加大电力投资的刚性需求,市场潜力广阔。
新疆电网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能源优势,率先开展了新疆电网与周边国家地区外联方案的研究。赵志强说,中巴联网工程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实现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意义。目前该工程完成现场踏勘、预可研工作。
中巴联网可解决巴基斯坦目前严重缺电的问题,同时可带动当地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巴基斯坦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约为5000万千瓦,煤炭储藏量居世界第七位,中巴联网工程可促进巴基斯坦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期实现电力外送。
赵志强说,中巴直流工程技术还需克服一些困难,如直流线路需要翻越天山山脉段和昆仑山山脉段,天山和昆仑山腹地的气候多变,施工困难;沿线区域内有大量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条件较差,地形起伏大,地表破碎、滑塌的区域分布较广,路径选择难度大;同时巴基斯坦国内政治局势对该工程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