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网络威胁影响科技创新 自主可控和立体化防御是关键(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光明网    2016/3/16 14:52:15  我要投稿  

坚持自主可控 建立立体化的主动防御体系

亚信安全认为,要在复杂的安全威胁形势下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创新技术的落地,就需要在确保IT设备与信息安全产品自主可控的前提下,准确识别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威胁,有效平衡开放技术和安全防护需求,循序渐进建设安全能力,突出重点完善安全机制。

自主可控是前提:要实现网络安全防御的自主可控,不仅要求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为本土企业,更要求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可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软件与解决方案,从根本层面确保创新技术不受制于人。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技术的开放性,广泛汲取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成果。

安全威胁识别能力是基础:安全威胁识别能力是指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威胁侦测能力,不仅要能够提前在安全威胁的多发地带进行布防,还需要在第一时间侦测到攻击者采用的恶意软件、通信以及行为等威胁。在如今的安全威胁中,攻击者往往会利用高度定制化的恶意程序或零日攻击恶意程序,等到安全事故发生后在进行防范已经为时已晚,因此确保对威胁的识别能力,并进行主动防御至关重要。

循序渐进的安全能力建设是手段:网络安全威胁随时随地都处于变动之中,任何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都不能确保对新威胁100%的防范能力。因此,企业需要在全盘考虑企业网络安全防护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新型安全威胁的监控与研究,拟定与时俱进的安全防护战略,从而渐进式的强化安全能力。

立体化主动防御是关键:在信息安全威胁广泛化、隐蔽化的今天,分散的网络安全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如今的安全防护需求了。因为如果不能整齐划一的去治理、部署、监控整个集团的信息化安全策略,必然会给黑客留下可乘之机,酿成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只有全力打造立体化、智能化安全架构,形成主动有效的纵深防御体系,才能更有效的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