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3月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深化国企改革”记者会,国资委相关领导出席了记者会,介绍了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要猜想能源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动作,一定要仔细分析这场会议上透露的信息。
在这场记者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悉数出席。他们分别就国企改革进程、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经济下行情况下国企改革路径特点、能源国企尤其是三桶油的改革思路进行作答。
有观点认为,国企改革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实际上,国企改革的主体框架、指导文件已出,重难点问题也取得了进展。据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肖亚庆介绍: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文件已经出台,标志是“1+12”个文件印发,主体框架已经搭出来了。现在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步伐。
肖主任提到的“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国企分类、12家央企重组还有国资委及各省市国资委下放精简各种审批权力。
重点一、三桶油和电网怎么分类?
说到国企分类就有意思了。目前,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解释了这两类企业的特点:
这两类企业的共同点是,国有企业首先是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要融入到市场经济,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都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两类的不同点在于:从发展的角度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公益类企业重点是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从改革要求的角度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可以是独资,也可以是控股,也可以是参股。公益类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国有独资。
从考核的标准来看,商业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考核经营业绩的完成情况,公益类的国有企业重点要考核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保障能力。
但问题是,像三桶油和电网这样的企业,既要保证公共产品和服务,也要有盈利保证国资保值的任务,他们应该如何分类?国资委领导没有明确说明,能源国企要改革,首先得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