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6年“两会”开始,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文件引起了对可再生能源补贴问题的关注。
大家纷纷猜测有什么新的政策还会陆续出台。如果有,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完善以及补贴资金的筹集会是一个方向。这是个老生常谈,通过优化程序,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切实可行。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在全社会能源和电力需求总体疲软的情况下,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8亿千瓦左右,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2亿千瓦、1.2亿千瓦、4300万千瓦左右。与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对应,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补贴资金缺口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掣肘。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建议,要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标准,由目前0.019元/千瓦时上调至0.03元/千瓦时,并保证全部电量足额征收。
补贴缺口至少300亿元
《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对可再生能源实行政策性补贴机制。在补贴支持下,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和光伏发电实现了大规模开发利用。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8亿千瓦左右,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2亿千瓦、1.2亿千瓦、4300万千瓦左右。风电超额2000万千瓦完成了“十二五”目标,光伏2015年度装机更是达到1500万千瓦。
靳保芳提出,可再生能源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补贴拖欠的掣肘,产业发展与补贴资金缺口的矛盾仍然突出,补贴拖欠甚至有成为行业“新常态”之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水平,难以支持“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靳保芳调研后发现,2015年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再创新高,累计达到约300亿元,较往年仍在增加。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上调4厘至0.019元/千瓦时,预计可多征收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1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