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去年贵阳37户企业入围“直供电”试点,节约用电成本2亿多元
大用户“直供电”是指电厂和大用户之间自主协定购电量和上网电价,电网只收取过网费。相较于传统的向电网购电,电厂给予大用户的上网电价优惠能让企业的电力成本降下不少。有数据显示,2015年1至5月,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480.6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329.29亿千瓦时。加快实施大用户“直供电”试点,无疑是企业的最大利好。
2015年,贵州省积极探索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方式方法,相继开展了电力直接交易、挂牌交易、竞价交易等7个批次的“直供电”试点工作。但有一个硬性指标:参加试点企业的年电力使用量必须达到3000千伏安,其中贵阳市有37户企业符合标准参加试点。
分行业能耗不同,贵州省电厂对相关企业的电价优惠分为1到7分不等,其中,贵阳的磷化工产业优惠价格达到最高的7分。“在磷化工产业中,电价占到黄磷生产成本的60%。现在经过上网电价的优惠后,每生产一吨黄磷,成本可以减少1000元左右。”开阳磷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杰说,企业去年和盘北电厂签了1.2亿度的用电量,算下来共节约电力成本600多万元。
“去年,我们和黔西电厂签订了1.8亿度的用电协议,大概节约了电力成本560余万元。”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机电管理部部长麻志东说,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今年企业计划满负荷生产,将合成氨的生产量由去年的38万吨提高到50万吨。
市工信委提供的数据,2015年贵阳市37户工业企业直接与电厂签订用电协议,签约电量40.6亿度,平均每度让利5分4厘,直接节约用电成本2.2亿元。
试点企业今年“大扩围”,贵阳企业准备“大干一场”
随着贵州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的推进,今年,贵州省进一步将“直供电”的试点企业范围扩大,将电力使用量3000千伏安的企业用电标准降低到1000千伏安;同时,实行电力市场主体注册制,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各类主体,包括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和电网企业等在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注册后,即可取得市场化交易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