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去年我国抽水蓄能新投产123万千瓦,在建2726万千瓦。”日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基尧在2016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上表示,“风、光、核等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全面提速,为抽水蓄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抽水蓄能的发展也为特高压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新增732千瓦,截至2015年底,总装机容量2306万千瓦。
然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到2025年,全国抽蓄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约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比重4%左右。目前抽水蓄能占全国电力总装机比重不到2%,离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建设速度放缓
“十二五”我国规划抽水蓄能装机目标为3000万千瓦,目前只完成了76.8%。此外,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4000万千瓦抽水蓄能的目标,也只完成了不到70%。
抽水蓄能电站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年,具有较为成熟的建设技术和开发经验,而且社会各界对于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调度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都有统一的认识,国家对抽水蓄能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为何建设速度持续放缓?
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看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前全国电力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抽水蓄能电站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参与可再生能源调峰,目前电力产能过剩,普遍存在弃风、弃光现象。可再生能源规模上不去,抽水蓄能自然也就跟着受影响。”张博庭告诉记者,“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建,而是没有市场。”
同时,部分调峰任务被大量过剩的火电机组所替代,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无法保证,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建设抽水蓄能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环节。要解决抽水蓄能市场的问题,就必须跟能源革命连在一起。”张博庭说。
业内认为虽然目前抽水蓄能建设受阻,但仍需重视研究和分析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作用,强化合理布局,让其效益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