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正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
2015年12月15日,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两直”工程开工,标志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工程全部启动,全国特高压进入全面提速、集中建设阶段。
作为特高压工程的先行者,湖北自然不甘落后。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湖北将重点建设“两纵一横”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等特高压项目,使湖北省内中心城市实现“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目标。
特高压线路输送的电力,也极大地助力了湖北对抗今冬的“霸王级”寒潮。“湖北电网每天增加的3200万千瓦时用电量,有2134万千瓦时是通过特高压和跨区电网从华北和西北电网外购而来的。”1月25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累计送电超4200亿度
在我国,输电线路的最高等级被称为特高压,指的是±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以及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在输送的电量上,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
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年5月,我国批准建设“四交四直”工程,包括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内蒙古西—天津南、横榆—潍坊四个交流工程和宁东—浙江、晋北—江苏、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四个直流工程。
2015年12月15日,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两直”工程开工,标志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工程已全部启动。
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五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16条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超过2.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2.7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4200亿度。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1.4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