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
总体而言,当前电力行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结构与提升效率,具体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其一,加强电力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空间、电力需求等因素,统一规划电源与电网的发展目标、结构及布局,坚持电源与电网同步设计、建设、投运,避免出现有外送通道无电源、有电源无外送通道的情况。
其二,优化电源结构与布局,调整存量、做好增量。暂缓或减少核准常规煤电项目,尤其要严格控制东北、西北地区煤电项目;加快发展沿海核电,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积极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燃气等调峰电源,提高电力系统调峰电源比重,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
其三,加强电网建设,促进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榆横—潍坊、酒泉—湖南、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等特高压工程建设;加强各地区主网架和配电网建设,加快推进配网升级改造工程,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其四,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工作,同时加大外送力度;积极探索“三北”地区冬季风电清洁供暖工作,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通过市场手段,增加传统电源调峰的积极性。
其五,积极开展电能替代,为电力供应拓展新需求。大力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热泵、冰蓄冷、电炊具、电动汽车、电压力、岸电等电能替代项目;政府应尽快出台电价及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电能替代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推动能源消费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
相关链接
美国:扩大对外基础设施投资
二战结束后,欧洲遭受战争重创,倚重欧洲市场的美国出口急剧下降,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1947年,美国时任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计划实施后,巩固和扩大了美国在欧洲的政治影响,更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及时消化了美国的过剩产能,为保持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美欧经济和战略合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