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PPP,大卫•罗斯曼非常欣赏。他认为,在大型基础设施融资领域,政府可以提供更多支持,而PPP就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一种体现,有助于尽量减少风险。他的提议引起会场一片共鸣。安德烈˙马西埃尔表示,中美洲电力互联系统这个案例的资金来源就是既有政府,又有私营部门,甚至还有其他的国家及金融机构的。卡罗丽娜˙费雷拉甚至认为,跨国互联项目的前提条件就是政府支持,虽然这一领域有很多因素,但最关键的是要有灵活的政府支持。
另外,不少金融专家提到了定价问题。卡罗丽娜•费雷拉认为,要使不同的国家进行共同投资,最重要的是定价机制、保障机制去保证投资有稳定的回报。德意志银行可持续投资和实体资产董事总经理陆美珩认为,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中,要让投资者知道投资回报,而全球市场定价会带来可预见性,能确保投资得到回报。那么,怎么才能实现全球定价呢?她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欧佩克的全球新能源发展同业联盟,确定全球新能源定价。此后,就可以发行15~20年的绿色债券。
而绿色债券几乎得到与会者的一致推荐。大卫•加德纳认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债券周期甚至可以长达25年。卡罗丽娜•费雷拉也认为,债券十分有助于筹集项目资金。而亚开行去年就发行过绿色债券。
陆美珩判断,如果有全球同业联盟,也有绿色债券,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
李荣华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应体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特点。对于投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开放创新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模式,认为PPP确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项目投资模式。对于融资,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融资保障体系,应该协调各个国家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产业基金,同时探索发行绿色债券。
金融的根基是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必须面向实体经济。关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融资,与会者在研讨中释疑解惑、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达成了较高程度的共识。而这,又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下一步行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正如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益民所说,金融这一池活水将浇灌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棵参天大树。
金融界的信心
与会者表示,当前监管环境、市场大环境均十分有利于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而随着示范项目启动,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在金融领域,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与会者信心满满。
安东尼•伊安诺认为,当前监管环境非常有利,联邦和州政府都鼓励建立更多的输电项目。大卫˙罗斯曼分析,现在的市场大环境非常良好,十分有利于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其投融资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有共识,巴黎气候峰会的成果表明,世界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迈进。他们得出结论:因为回报率较高,投资者乐意投资于电网。像养老金、保险金等基金,就喜欢这种长周期、有稳定回报的项目。
安德烈•马西埃尔认为,拉美能源互联将继续发展,投融资模式也将变得更加成熟。大井央久介绍了一项未来3年实施的东北亚电力互联计划。
当然,投资者的这种信心绝非盲目,而是建立在科学、扎实的评估之上的。本次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让他们心里更加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