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到访山西,深入太原钢铁、山西焦煤等企业一线调研;其透露出的信息,一来是对以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大省重振经济的支持鼓励;二来则将发力供给侧改革,将相关政策夯实到地方和基层。
山西如今的困顿与过往的荣光都源于煤炭。在全省119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产煤。由是,山西的发展因煤而兴,许多问题也因煤而生。山西的历届主政者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也都难以绕开“煤炭”二字。
自2014年9月1日接替袁纯清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后,王儒林已在多个不同场合都强调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调结构和转方式”。时至今日,王儒林面临的两大挑战依然未变:一是反腐,二是诊脉并重整愈发低迷的山西经济。
综合过往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全国经济发展好,山西的经济增速会更高;如果全国经济差,山西经济更差,经济波动非常大。山西煤焦冶电等与煤直接相关的产业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80%以上,其生产的煤炭将近三分之二的销往省外,当全国经济趋冷时,执行原订单使山西煤企出现售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形,带动山西经济增速迅速跌落谷底;经济趋热时则反之。
“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显然不合理的,但是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是长期形成的,要想在短期内调整归来——极难!挥手告别煤炭“黄金十年”,煤炭价格持续在一个时期内低位徘徊,综合各方观点,具体实现持续发展的路径则是:在煤炭本身的高效绿色安全发展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
基于山西具体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能源产业变革的新特点新趋势,山西制定了《山西电力产业三年推进计划》。以助力山西经济及电力产业的发展。
截止2014年底,山西全省装机容量6306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98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7.9%。省内电网已形成了以500千伏“两纵四横”为骨干网架,220千伏分大同、忻朔、中部、南部四大供电区域,110千伏和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辐射供电的网络格局。外送通道方面,形成了以1000千伏特高压为核心,6个通道、13回线路的外送格局,输电能力约2000万千瓦。同时,也存在能源优势发挥不突出,电力需求严重不足,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以下是记者根据《山西电力产业三年推进计划(2015-2017年)》梳理的精要内容,以及相应的具体电力项目: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到2017年底,全省省调主力发电企业全部实现煤电一体化或长协合同运营全覆盖;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国家已批复的四条外送电通道建设,电网建设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的外送电能力;电源项目建设投资2000亿元左右,新增装机容量约4500万千瓦。
二、推进重点
1、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2、完成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提速;3、加快四条外送通道建设;4、有序推进电源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我省已开工建设的83个发电项目建设(合计容量1324.6万千瓦),争取在2015年底前全部投产。其中火电项目13个,容量908万千瓦;风电项目54个,容量361.6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16个,容量55万千瓦。同时,推进我省已取得路条的62个发电项目(合计容量3454万千瓦)尽快完善相关建设手续,争取2017年底前全部开工。
三、推进措施:1、扩大煤电联营范围;2、推进煤电深度融合;3、建立电煤长协机制;4、推进煤电基地建设;5、提速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6、加快外送和省内电网建设;7、促进电力运行不断优化;8、深化改革,争取我省列入国家输配电价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