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把握电网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特高压电网运行特性,强化大电网运行管控,主动服务浙江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通过技术、管理创新推动网源协调运行,适应省外清洁能源规模化消纳和浙江省内新能源迅猛发展,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奋力前行。
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关系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现实问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实施电能替代、清洁替代,推进能源清洁和绿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承接和长距离输送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有效载体,特高压电网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
2013年,落点浙江的皖电东送1000千伏交流工程建成,浙江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目前已形成“两交一直”特高压电网。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把握电网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特高压电网运行特性,强化大电网运行管控,主动服务浙江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通过技术、管理创新推动网源协调运行,适应省外清洁能源规模化消纳和省内新能源迅猛发展,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奋力前行。
回首过往:“破局”依靠特高压
受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浙江省不具备大规模投产电源的条件。从“十五”直至“十二五”中期,浙江始终无法摆脱缺电困扰。同时,浙江火电占比超过90%,燃煤机组常年高负荷率运转,节能减排的压力十分巨大。如何摆脱缺电困境和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成为了浙江能源电力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特高压电网建设是我国能源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特高压电网把西部的水电、北部的能源送电到东部,对于浙江是件利在千秋的好事,对环境保护、缓和铁路运输压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家电网公司和浙江省各界积极推动下,历经10年不懈奋斗,国家电网公司在浙江先后建成了1000千伏淮沪交流、±800千伏宾金直流、1000千伏浙福交流输变电工程,并有±800千伏向上和锦苏两条直流线路从浙江境内穿越。依靠特高压电网大规模受入西南水电,彻底扭转了浙江长期缺电的局面,并在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14年,通过特高压电网送入浙江的电量达37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省内标煤消耗约10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