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投产火电项目大部分在西部
2015年火电投产了4800万左右。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先说在建规模1.2亿,也做一下分析,里面很多装机应该是配合了大电网西电东送的,我认为这个规律还是对的。比如说在宁夏、内蒙、新疆,在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比以往大多了。
但是今年的项目投产当中确实不是太乐观。这几年我们投产的项目基本上是在东部地区,这确实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我认为现在投产结构跟“十三五”投产结构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应该这么说,“十三五”大部分是在西部,但是“十二五”投产的项目我分析大部分是在东部。
经济转型,调峰作用空间还会更大
前几年气电调峰,价格比较高,导致不是太理想。在江苏、浙江,甚至很多机组是停产的,一年也发不了多少电,因为有的机组是按照常规发电的,有的是调峰,不是太理想。
从将来空间来说,尤其东部地区,调峰的要求比较大,因为东部地区在经济转型,转型的问题是给电力工业带来更大的困难。去年广东最高一天的峰谷差达到80%,江苏、浙江达到百分之五六十,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调峰,所以调峰的空间还会很大。尤其随着经济转型以后,调峰的作用空间还会更大,这是必然要做的。
热电冷联产是将来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
但是其他地区,包括下一步的任务,应该来说除了调峰之外,热电冷联产是将来提高效率的很重要的途径。现在的发电效率也就是40%左右,热电冷加到一起可以达到70%左右,这就明显提高能源效率。
另外,电力改革也提供了很好的机制,让它能够在工业园区,基于一个很大的空间,而且给了一定的优惠权,我认为是可以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
在西部地区目前存在管道问题,要想气电大发展,现在基本上靠的是海上进来的油气,将来也会上一些管道,将来俄罗斯的气也会上一些管道,总体来说我们管道不行,这也制约发展。
产能过剩淘汰到一定程度会趋稳
高耗能产业,尤其是以钢铁和水泥为主的,确实下滑空间非常大。2012年开始,整个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结构下了一个平台。应该说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开始正式成立。
在个过程当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投资减速,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主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大量钢铁,尤其是以投资为主的钢铁下滑是有代表性的。比如,2012年的钢铁对电力增长的贡献是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