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干货】电网决策少不了大数据(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作者:王继业  2015/12/7 9:56:13  我要投稿  

用户数据蕴含丰富的商业价值,阿里云等企业已计划广泛收集新能源发电的数据和家电用能的数据。一些数据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对我们的用电采集信息寄予厚望。从这些数据需求者的目的来看,他们不仅是在某种因果逻辑下应用,更多是应用于关联关系作用下的商业模式,譬如,利用电表信息作为商业信誉评估和针对性广告,准确与否不重要,追求的是相关性是否存在,这也给我们以启示。

用能数据对经济运行的反映与预测是政府关注的,通过用能大数据的分析,可反映经济结构的动态特征和趋势,用能行为数据的聚类可反映出电价机制的调节作用程度,建立用能数据与经济运行和政策作用的联动模型,将为政府提供精准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大数据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公司站在全球能源发展高度,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划了以能源为主体、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能源生态系统。全球能源互联网最大化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形态、特征包含了地理环境、能源资源、符合特性、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长距离、广范围、平台化、智能共享互联的特点,将发生电网运行机制的重构,要求电网具有柔性自适应能力和统筹配控能力,满足送受端的时空变异和方式的多重复杂,需要全域负荷预测与实时呈现,支撑洲际广域大电网平台机体的整体化运转,因此需要大量的、多维的、高密度的数据来支撑预测、预警、机器决策和人工判断。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的数据开放和分享,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

全球能源互联网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实现路径中,大数据相伴相生,将为其发展和运营提供全球性视角和综合性分析方法。

大数据研究和应用任重道远

企业级大数据研究框架可分三个层次开展:第一层是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电力大数据知识体系和方法论;第二层是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IT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第三层是应用研究,重点是各业务领域的需求分析、场景设计、分析模型和专业方法研究。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2013年启动了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工作。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了智能电网大数据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的研究,分析重点应用领域,确定研究框架,制定出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写《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白皮书》。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整合了业界主流的先进技术和数据处理理念,采用传统数据仓库与新型数据处理技术混搭的架构,搭建了电力大数据平台。在应用研究方面,以支撑公司运营发展、服务电网用户、服务社会与政府三条主线开展了应用场景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在配电网可靠性关键因素分析、电网运营效能分析、关键时期电网供电保障预警分析、电力数据支撑宏观经济形势评价与预测、城市电力地图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并与多省电力公司合作开展研究成果落地的试点。

大数据在电网企业的研究和应用任重道远,实现技术与应用落地面临着挑战和要解决的问题:

打破数据壁垒。在近两年的电力大数据研究和实践中体会到,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数据本身,即数据获取困难,而且数据质量较低、采集密度不足、统计口径不一,获取外部数据则更加困难。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尚没有建立起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目前的数据源情况难以支撑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研究。此外,专业分析必不可少,大数据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场景设计、技术实现和应用开发需要多领域的合作,探索跨部门、跨业务的联合攻关和有效协同推进机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关于数据源的获取与大数据能力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解决安全防护问题。大数据的兴起伴随着数据存取控制的新型风险。在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敏感信息或隐私,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一方面,需结合数据类型特征和重要程度,制定不同级别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建立配套的数据安全监管措施;另一方面,针对大数据利用和处理的关键环节,开展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顶层设计,在核心数据安全控制技术、去隐私化技术、数据分析审计技术及虚拟化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产品研制。在大数据掘金的路上,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忡忡,现时期应以管理措施为主导,技术措施并进并举的原则,严格管理、集中开发。中国联通采取的办法是数据不出门,将数据交给研究院集中开发,但必须集中在固定的场地和设备上。

建立大数据思维方式。大数据思维是将数据看作“蕴藏能量和价值的资源”,以数据为核心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让海量数据碰撞、寻找相关性的分析方法;是分享、开放、合作的工作模式。但在电力系统传统的应用行业中,长期以机理分析、仿真模拟、试验检测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专业为核心管理运用数据,接受和建立大数据思维方式尚需一定的时日。需要打破因果逻辑与传统专业分工下的价值观理念和思维模式。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