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优化无功配置。配电网中无功补偿形式主要有中压线路杆上补偿、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低压线路杆上补偿、用户分散补偿,根据低电压处线路现有无功配置情况,按照分层分区、就地补偿的原则,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和位置,尽量减少配电线路上无功流动。选取先进的无功补偿装置,如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COM等装置,实现无功补偿连续自动调节。
8)调节配电变压器分接头。根据负荷的季节性变化,对配电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整。将三挡位配电变压器更换为五挡位配电变压器,优化电压调节连续性。若条件允许,将无载调压配电变压器更换为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提高调压的灵活性,同时提高供电可靠性。
9)适当配置调压器。因配电线路阻抗比相对输电网阻抗比大,阻性压降的占比相应增大,在配电变压器分接头调节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可适当配置调压器,增加调压器后端线路电压变比的调节范围。
10)调整三相负荷。分析配电网监控平台采集的数据,对不平衡度高、负载重的配电变压器进行重点监控,因为监测系统中判断重过负载的标准是相电流最大值,故需通过历史数据和后续监测数据判定配电变压器是否为三相不平衡,若确为三相不平衡,对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进行调整,保证不平衡度符合要求。
11)灵活运用仿真计算技术手段。结合监测的数据,建立低电压处配电网系统仿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得到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电压情况,并对低电压的情况选择合理经济简单的解决措施;同时为上述各种解决措施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量值,如无功补偿位置、补偿容量、配电变压器分接头挡位、改造导线线径等。
12)重视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根据现有负荷密度、电源点分布及负荷预测合理规划配电网,对配电网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全面可行性研究和测算分析,保证重过负载时也不出现低电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