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甘肃:破解消纳掣肘 期待“风光无限”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罗文姬  2015/11/18 12:13:03  我要投稿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11月7日,在甘肃酒泉,±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酒泉换流站土建施工完成,进入电气安装阶段,甘肃全线铁塔基础开挖超过1000基。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明介绍:“通过这条新能源高速公路,每年约420亿千瓦时电量直流三湘大地。外送的新能源电量与甘肃2014年的新能源发电量大致相当,能缓解新能源消纳的燃眉之急。”

市场供大于求 寻求跨省消纳

据了解,2011年以来,甘肃乃至西北的电网建设迎来巅峰,甘肃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300亿元先后建成750千伏西北联网第一通道,750千伏西北联网第二通道、750千伏兰天宝输电线路、±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等,这批工程的投运使甘肃河西断面电网输送能力从90万千瓦增长到500万千瓦,基本满足新能源上网的刚性需求。至此,甘肃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从电网输送通道不足向市场消纳能力有限转移。

近年来,甘肃新能源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年底,风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二,光伏发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一,甘肃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为解决甘肃新能源消纳的困境,甘肃省政府千方百计寻求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今年5月,±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6月工程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这也意味着尽管该工程能缓解新能源消纳的燃眉之急,但毕竟其建成还需要一段时间。

今年以来,甘肃新能源限电加剧,新能源企业经历并更深刻感受到了发展的困难和经营的疼痛。“甘肃全网截至9月底弃风37%,弃光27%,个别时段远超过这一平均值。”甘肃电力调度控制处副处长张柏林表示。这种“难”和“痛”都来自于当前普遍化了的限电。所谓弃风弃光限电,就是风机和光伏的空转和闲置。据了解,新能源限电现象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都存在。“风光有限”成为甘肃新能源发展的掣肘。

种种因素叠加 限电如影随形

电源发展与当地负荷不匹配,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不配套一直困扰着甘肃新能源的发展。不可否认,新能源的蓬勃发展给甘肃带来了繁荣,然而,时至今日,普遍化了的限电现实让人们开始反思。

据了解,新能源立项到审批周期相对较短,而相关电网建设即使审批立项完成,最快的建设周期也要2到3年。同时,由于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需要配套火电等建设,无形中又拉长了建设周期,加之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全国范围的新能源消纳布局和规划,在这种矛盾中,甘肃新能源的发展伴随着上网难、消纳难在且行且痛中艰难推进。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